有人揶揄泛民否決政改令「梁振英坐定粒六」,故若他們反政府就應該支持政改。若按照這個邏輯,那些認為現屆政府做得好的人,若要讓現屆政府可以連任,豈非要一起否決政改?又有人問泛民的議員,是否有一個夠代表性的民調結果支持政改,泛民就會按民意支持。若按這邏輯,那是否泛民於所謂的「公投」勝出,其他人就應該否決政改。
當然,這些說法帶有開玩笑的成分,但亦可能印證了某些陰謀論,更有可能說穿了某些潛在的現實。因此,在回應政治問題時,邏輯與理念是相當重要。
在政治上,一些看似複雜的問題,有太多假設、推斷,只要按是其是、非其非就好了。真正支持政改的理由其實很簡單,不應包括擁護或否定某個人或某個班子這個因素,只要是有進步,就應該支持。二○一二年的特首選舉,由一千二百人負責選出特首,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夠民主成分?其實從回歸以來,特首選舉都一直是爭論焦點,二○一七年的選舉,我最關心的,是比上次的方案有進步嗎?
當然,有人會認為,提委會有篩選成分,更有泛民中人批評,經篩選出來的是兩個「爛橙」,在這個前設下一人一票沒有意義。然而,將任何事置於最極端的位置,又或者將未發生的事假設成最惡劣的情況,都是難以討論的。兩次的政改,最實際的轉變,就是由一千二百人,變成全港選民一人一票,就算如何演繹、如何假設、如何理解,始終也是一個進步,其民主成分始終也是高於一千二百人的選舉。
現在政府環境最困難之處,是各黨各派間之不信任,互相揣測。要達成政改通過之期望可謂非常困難。如何解決?惟有各方肯向前邁進才有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