嫻話家常:在現有空間內討論吧

政治確實一日都嫌長。七十九日的佔領剛結束,接着就來第二輪政改諮詢,當中夾雜「白票守尾門」、「名單制」、「民調」、「杯葛」甚至「辭職」等政治話題及舉動。你一言,我一語,看似複雜,但只要堅持本身立場,一切都會變得清晰。

昨日出席了一個時政節目,話題當然離不開政改。主持表示,但凡討論政改的題目,Phone-In觀眾特別踴躍。這種對政治的熱衷,正好說明經過兩年多爭論,引發不少市民關注,故現階段諮詢是需要更多討論?同時,亦反映民意希望有所改變,希望參與投票。

節目期間,很多市民致電,縱然不同意政改的內容,但都表明了一種不希望放棄討論的態度。這情況亦反映了一個現實,就是很多人都理解,假如政改原封不動就被否決,換來的就是跟上屆一模一樣的特首選舉模式,連帶二○二○年立法會選舉亦沒有半點討論空間。對於這個結果,我不知道有甚麼人願意見到,但我相信,任何愛香港、希望見到香港進步的人都不在其中。

正如我一再強調,現階段的諮詢是一個機會,在政治現實下讓對立雙方討論,在現有空間下尋求朝向民主的進步。因此,現時一切跳出框架的討論或舉動,包括所謂辭職引發變相公投,此時對事情根本沒有幫助。

補選時會否有對手參與?抑或只得「模擬對手」?所謂民意的彰顯根本還存在不少疑問。在今天政改還未到最後一步,還有討論空間下,就宣布會在「否決」政改後辭職引發公投……這種舉動,到底跟現時大部分香港人最關心的有何直接關係?如此消極之舉根本難以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這些脫離討論空間的舉動,只會令社會再次步向極端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