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月減美債 重姿態多於實際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在兩國貿易量不等額之下,中國加徵商品關稅的空間較少,市場猜測可能會從人民幣貶值、產業補貼,甚至減持美國債券等多個途徑作反制。最近,中國確實連續兩個月減持美債,可此舉充其量只是姿態多於實際,未宜過度解讀成反制美國的「終極武器」!

據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七月份中國減持77億美元美債,持有量降至1.17萬億美元水平,乃今年一月以來最低,亦是繼六月份減持44億美元後再一個月錄得減持,惟中國仍為美國第一債權國。在七月初美國開始分階段對五百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兩成半關稅的背景下,中國連月減持美債的舉動難免令人有所聯想。

無可否認,年內減持美債的不只中國,俄羅斯亦是主要沽家,並已減持手上逾半美債,一方面可能在計算美國持續加息,美債價格趨跌,另方面可能是要套現美債以回籠美元穩定貨幣盧布匯率,這兩個潛在動機,都離不開理性的財務安排,並不是非理性的反制行動。

對於中國而言,減持美債不能看待成殺敵武器,皆因如果這是「武器」也只會是殺敵自戕的「核彈」,損人害己!要知道,如今人民幣在國際化進程中,穩定的外匯儲備作為抵押保證是重要一環。而環顧全球,當前若然大手減持美債,不見得有更具流通量兼穩定性的貨幣可供選擇。更何況,如今中國所持美債佔美債總額不足一成,且美國政府已獲國會批准上調聯邦債務上限,中國要以減持美債來打擊美國,雖不至於是以卵擊石,但實際效果確實成疑。

再講,美國政府債台高築無疑是事實,若然美債價格真的大冧,美元貶值,則中國的出口優勢將進一步被削弱,而仍手持的美債亦會蒙受重大損失。況且,以美元及美債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地位,只怕傾巢之下亦難有完卵,大量資金全球亂竄,引發金融市場災難,中國又豈可獨善其身。這樣一拍兩散,在現階段顯然並非理性明智的選擇。

顯見,投資者宜以平常心看待中國減持美債的消息。事實是過去一年中國手持的美債數量時有增減,但整體變化不大。畢竟要化解兩國貿易問題,非只斟酌於如何實現貿易順差,更重要的是如何達致貿易平衡。中國經濟企得穩,內需市場不斷壯大,市場門戶開放,長遠不愁買家登門;製造和創新產業用心經營,產品不愁無出路,此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