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策逆轉影響現 資產價格添動盪

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的樂觀度受到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打擊,加上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美元及美股持續強勢,資金源源撤出新興市場,令全球金融市場風險不斷增加。大家必須高度關注香港資產價格的下行風險,近期港元持續受壓正是警號!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場以來,一直奉行單邊保護主義,基本上已改變了全球跨境貿易投資格局,多邊貿易框架受影響,香港作為全球性的貿易樞紐,經濟景氣必然會受到影響。

環顧全球,美國早已啟動利率正常化和落實縮表,歐元區計劃年底啟動縮表進程,明年開始推動利率正常化。畢竟,如今美國經濟強勁,為控通脹風險及防止經濟過熱,聯儲局繼續加息的機會較高,而貨幣政策正常化,非為着選票的總統特朗普個人意願可以左右。

歐元區也沒可能將縮表時間拖得太久,否則歐美債息差距擴闊,只會繼續將資金趕到美元區。事實上,這兩年歐元區尚未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一定程度抵銷了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所帶來的緊縮效應,但明年歐美貨幣政策可能由反向轉為同向,這項潛在變化市場似乎尚未認真消化。

雖然預期貨幣政策由鬆轉緊的初期會有序進行,不會太過激烈,但全球流動性趨緊,資金成本上升,已令市場風險偏好和資產價格面臨調整壓力。次季以來,資金明顯地撤出新興市場,區內貨幣反覆貶值。可以預期,歐美持續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所帶來的外溢效應,將為新興市場經濟和金融帶來衝擊。

近季港股反覆向下,成交縮減,板塊不分強勢輪流洗倉,資金流向美元資產明顯不過。再看港元匯率,多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促使金融管理局出手承接港元沽盤,是資金持續流出香港的又一例證。至於香港樓市,近期二手樓市氣氛冷卻下來,業主要減價才能促成交易,亦有新盤劈價加推單位,顯見樓市氣氛亦在降溫。

利率看漲既成定局,雖然通脹長遠向上,但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反而,貨幣政策由鬆轉緊,眼前資產泡沫的基礎逐漸消失,加上受貿易糾紛的衝擊,新興市場的金融風暴正在醞釀。在迎接下一個經濟上升周期前,無論個人抑或企業,都要先經歷信用周期趨緊的考驗,尤其是如今國際經貿形勢錯綜複雜,不利資產價格穩定的風險正在累積。現實中,惟可以自行操控的是及早審視一旦音樂停下,是否掌握了充足的流動性,以應對資產價格震盪及跨周期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