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搶先放水 歐美年底角力

環球央行開喉放水再成潮流,內地第三季經濟增長「破七」之後,人民銀行隨即選在周末前「雙降」,減息四分之一厘及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半個百分點。由於內地需要放水撐經濟早在預期中,餘下只是時間問題,因此環球主要央行亦早有準備,不讓中國專美,出手只差遲早而已,為放水角力一番。

下一個放水大潮還看十二月!歐央行「暗示」屆時將就資產購買計劃在規模、組合及時間上可能調整,而美國聯儲局在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亦要作出「最艱難的抉擇」,結果極有可能繼續推遲加息。歐央行的立場實質並無新意,市場反應卻奇大,歐元被大舉拋售,各地股市的升勢再加一把勁,投資者的不理性造成鐘擺效應。現在加上人行雙降,環球股市的亢奮即時更進一步。

如果說央行印銀紙已印上癮並不為過。歐元區、德國和法國剛公布之十月採購經理指數初值仍高於預期,近季GDP回復增長,貿易錄得盈餘,只有通脹未達標,歐央行的買債計劃待明年九月才到期,是否急於宣布再印鈔買債實存疑問。然而,美國加息預期降溫,使美元回軟及歐元上升,行長德拉吉「出口術」為歐元降火不足為奇。他即使只是暗示,市場亦「寧可信其有」,而且有「王牌」在手應對經濟逆轉,投資者的信心因而驟升。

由於有中國放水在先,如果歐央行也付諸行動,勢必牽一髮動全身,因為日本早就對加碼量寬蠢蠢欲動,很大機會跟隨,尤其日圓近期再度轉強,令日本的「三箭」失算。假如日圓再度貶值,其他亞洲國家相信亦再作部署,貨幣戰可能重燃。

至於美國自然盯緊對手動向,假設十二月聯儲局加息而歐央行加碼量寬,美元過強可能進一步影響企業盈利。然而,當前的業績期顯示美國企業盈利仍然勝於預期,「盈利衰退」或是過慮,核心通脹亦有迹象接近百分之二的目標,加息抑或不加息,聯儲局處境最為難。

歐洲和美國央行同把決定推遲至十二月,看本國、看對手亦看中國。本來中國第三季GDP未壞到足以成為歐美轉移風向的藉口,但人行既已出手,戰略布局自然也要跟着改變。市場對央行政策的的解讀,從來都是此一時、彼一時,反映最難測的乃人心。投資者現正紛紛重投風險資產懷抱,德國兩年期債息重返負利率年代,資產價格率先受惠,但一切故事只是循環不息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