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經濟添紅利 順勢開放二胎

五中全會為十三五規劃布局在即,隨着經濟增長由高速走向中速,各界開始反思中國吃掉了「人口紅利」的老本後,如再不思改革,就會到還債的時候。若不想經濟再走向慢速、停滯及倒退,不想步日本迷失十年、二十年後塵,全面開放二胎已經刻不容緩,以確保未來的消費、勞動力供應及創新泉源。

昨天傳出開放二胎消息,相關概念股應聲上揚,其實這豈只是炒作題材,背後有更深層意義。生育政策在中國爭議多年,今年的經濟下行壓力凸顯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全面開放生育政策的呼聲愈來愈高。突破點是一三年底的「單獨二孩」,結果反應遠低於預期,「第四次嬰兒潮」亦未如預期般出現,政府大可放心全面撤管也不會釀成「人口爆炸」。

計劃經濟時代限制生一個,市場經濟時代開放生兩個,發達經濟體鼓勵生三個,中國過去和未來亦要跨過這歷程。當社會愈發達,養兒育女成本愈高,夫婦亦忙於在事業打拚,中國由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生育率已跌至低於二的水平,成為唯一與發達國看齊的地方。高齡化及少子化是全球發達經濟體面對的問題,中國可能更頭痛,原因是「未富先老」,男女比例失衡,社會保障欠周全,挑戰更大。

十三億吃飯人口是當年限制生育的理由,但多少人投入工作方是如今的重點。經驗之談有日本為鑑,消費力衰退導致通縮纏身;反觀印度放任生育,GDP增速將很快超越中國。人口數據印證中國未來一個勞動力需供養「四老之家」,爭議點已不是「該不該做」,而是及早去做,阻止情況惡化。「生不生」是個人和家庭的自身考量,就算勢頭無法挽回,也不能再加掣肘,政府只有管好糧食和教育,人民才會看到下一代的希望。

中國人口紅利消失導致「世界工廠」破落,政府考慮轉型,擴內需拓創新,但前路遇上青黃不接。高齡化對消費市道的影響自不待言,尤其中國人傾向高儲蓄以應付昂貴的醫療開支,還有發展中國家必須面對的中等收入陷阱,再加上「未富先老」,中國短期的挑戰肯定艱巨,領導人可能只看自己在任的三幾年期間之榮衰,但人口趨勢才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中國當前的任務不是經濟增長「保七」,而是為未來可持續發展製造土壤,現在是時候作出轉變,即使不在五中全會,亦要及早將歷史遺留的問題改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