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擺中國上枱 港食正風險敞口

聯儲局將暫緩加息的決定部分推諉於外圍因素,並特別點名中國,聯儲局過往甚少提及某個國家的影響,更不消提政治敏感的中國,是否「習奧會」前擺的姿態不得而知。

不過,金融市場暫時會將息率去向擱在一旁,將重新聚焦中國身上,愈說得多愈恐懼,愈恐懼愈將問題放大。美國也擔心受地球另一端的中國拖累,香港與中國已是一個經濟共同體,寒風勢當正面吹襲。

耶倫記者會結束之後,美股先升後跌,理由正是對中國及全球經濟的憂慮。中國的衝擊來自多方面,美國科技產品、瑞士名錶、意大利手袋、日本廁所板均愁銷量大跌。滙控主席范智廉認為A股引發美股出現黑色星期一的暴跌情景或會重現,股市下跌會影響佔美國GDP三分二的內部消費,中國減持美國國債或推升孳息率。

香港零售業已開始吹起淡風,金管局行政總裁陳德霖、瑞銀證券及麥嘉華昨日均不約而同看淡本港樓市,泡沫爆破的危機漸近,亦不待美國加息之時。

中國經濟並非今時今日才變壞,但從暴力救市後令市場頓失信心,繼而是人民幣貶值方寸大亂,常掛在官員嘴邊的「風險可控」變成控制能力受質疑。耶倫依然嘴硬,不排除十月加息的機會,惟中國經濟會否在今年底前奇迹轉好?耶倫明顯採取拖字訣。

官媒甚或至領導人已多番公開否認「中國拖累論」,並以國民出外消費及企業對外投資印證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但連不大信得過的經濟數據也不如是說。反過來看,假如中國「輸出」減少的話,全球經濟勢必雪上加霜;人民幣一旦再度貶值,對外消費和投資肯定縮水,香港作為人民幣的流通要塞,享其利亦慮其禍。

美息維持超低息水平已達七年,香港樓價亦升足七年;聯儲局「七年之癢」還在拖拖拉拉,但拖拉不會影響美元強勢,因美國即使受中國拖累經濟回落,惟在全球仍是老大。美元強勢等同港元強勢,然而香港經濟與內地唇齒相依,幣值不能貶,則無可避免反映在資產價格身上。

本來聯儲局暫緩加息對全球經濟是好消息,但「不敢加息」反添市場疑慮,走資問題可能更嚴重,中國將直接面對風險敞口。同樣地,暫緩加息看起來是本港樓市之福,但為兌現今年內利率正常化的承諾,到十二月可能「為加息而加息」;過去加息周期股樓照升,惟如今連美國巨人亦深感受威脅,首當其衝的香港何能安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