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的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表面上看似很平靜,內裏其實非常活躍。市場消息指出,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計劃發售總值五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三年期人債,為華爾街投行發行「點心債」開先河。此外,內地的平安保險亦傳出有意透過香港附屬公司,為發人債試水溫,規模可達十億元或以上。可惜這些人債只會面向機構投資者,本港散戶無緣參與,他們手上的人民幣依然苦無出路。
根據金管局的數字,今年截至四月底,在本港共發行一百八十五億元的人債,相信不用多久便可超越去年三百五十八億元的發債規模,市場更估計今年的發債量有機會多去年一倍,發債機構數目亦遠多於去年。可是對上一批可供散戶認購的人債,要追溯至去年底,由國家財政部來港發行的國債,以及內地政策性銀行發行的人債,此後便沒有零售人債登場。
市場普遍認為零售人債絕迹,主要原因是債券息率太低,對散戶毫不吸引,好像去年發行的國債,雖然在定價時已對散戶「特別照顧」,給予較高息率,但仍然只得一厘多些少。其他由內地銀行發行的零售人債,息率同樣一次比一次低。不過,就算債券息率走下坡,還是有不少散戶認購,整體反應未算難看。換言之,零售人債缺乏新供應,肯定另有原因。
其實,發債機構本身不選擇把債券零售,相信才是主因,與散戶的需求無太大關係。這一點不難理解,因為現時企業發人債,獲批的額度一般只有幾億元,規模這麼小,要全數去貨並無難度,自然不會額外花錢、花工夫搞零售部分。另一方面,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銷售程序較以往複雜得多,除非像國債一樣獲得監管機構網開一面,否則銷售手續將會很繁複,又要實體分隔、又要錄音和做評估,與有限的佣金收入相比,明顯並不划算。
人債市場把散戶拒諸門外絕對是不健康的,有關當局卻用盡方法增添關卡,好像不久前便把清算行給予的清算利率降低,背後目的似要削弱存人民幣的吸引力,屆時便毋須再講投資渠道了。其實,目前超過四千五百億元的人民幣存款,近三分之二來自企業,增長速度驚人,志不在存款利息。相反,個人存款一直保持緩慢而平穩的增長,流動性也不高,如不好好利用這中流砥柱便很浪費。
事實上,零售人債被市場冷落,極有可能影響其他零售債券發行,例如特區政府即將推出的通脹掛鈎債券。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這類債券的息率本來就高極有限,能夠吸引散戶的賣點看來是所謂的抗脹功能,但債券加入通脹掛鈎成分,比一般提供固定收益的債券,在結構上變得複雜,銷售程序理應更加嚴格,難度更高,發行隨時會遭遇滑鐵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