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研設夜市 慎防鋤弱扶強

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強如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市場、倫敦證券交易所及德國證券交易所等,亦要不斷求變,藉收購和結盟來壯大本身的實力。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個現實,隨着新興市場崛起,全球金融市場板塊正醞釀巨變,逐漸擺脫以歐美市場為軸心,形成雙軸心以至多軸心的金融市場新面貌。

要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不至成為金融淘汰賽的失敗者,各交易所積極提高本身市場競爭力,是致勝的秘訣。港交所今年三月七日開始延長現貨市場的交易時間,是朝向加強競爭力踏出正確的第一步,但單憑這一步,顯然並不足夠。

據悉港交所正研究設立衍生產品的夜市交易時間,初步建議是由下午四時四十五分至晚上十一時十五分,即加設六小時半的市後交易,比現貨市場「加時」後的五小時交易時間更長。初期考慮收市後交易的產品主要為恒指期貨及國指期貨,這是建立港股市場更全面機制的另一個重要發展。

從港交所建議的市後交易時間可見,已涵蓋倫敦大部分交易時間以及紐約早段交易時間,對連接亞、歐、美三大時區市場有一定正面意義。當然,涵蓋三大時區市場,港交所並非先行者。參考其他較成熟市場,市後交易一早存在,例如一向進取的新加坡證交所,收市後交易延至凌晨二時(當地時間‧下同);日本大阪證交所亦在去年七月將晚市時段延至晚上十一時三十分;澳洲證交所更延至翌日早上七時。

港交所現時才起步,其實已經是後知後覺,星、日、澳三個交易所的夜市交易時段均較港交所建議的更長,港股市場即使可順利在年底推出衍品市後交易,也只是縮短與區內其他市場的差距,談不上獨特的競爭優勢,要反客為主,港交所應該從更多方面考慮和入手,以建立本港市場的獨特優勢。

建立市後交易,除了可搶回部分流往其他市場的交易額之外,對減少市場早段及尾段波動都有一定幫助,因為如果有市後交易,市場消息可逐步反映,投資者毋須如現時般在臨收市或臨開市密集進行買賣,形成這兩個時段的市況較為波動,不利投資者作出買賣決策。

但要留意的地方是,設立市後交易時間,應考慮散戶參與的方便程度,以及市場資訊披露的公平性。對證券及期貨經紀商而言,增設夜市時段,意味業界要重新編配人手應付市場需要。

此外亦要注意對中小型經紀行會否形成新的競爭壓力。一般而言,大經紀行有較充裕的人力物力,但中小型經紀行難免要面對較多的成本考慮。若建立新的交易時段,反而間接令中小行面對不公平的競爭環境,變成鋤弱扶強,對港股市場健康發展未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