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加息逐利 殃及樓市池魚

本港銀行近期連番調高以同業拆息為基準的H按利率,以上限計,比最優惠利率為基準的P按還要高息,物業買家或許會以為,那便選用較「便宜」的P按好了!可惜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因為已有銀行帶頭上調P按利率,加息潮一觸即發。銀行在短時間內快速加按息,並且由H按蔓延至P按,是否響應特區政府及金管局壓抑樓價的政策呢?實情只是利之所在而已,但要小心必會殃及樓市這條池魚。

對銀行而言,提供P按確實比H按划算,利息收入理應較高,而且最優惠利率比拆息穩定得多,不像H按隨時因拆息突然抽升至高於鎖息上限,導致銀行倒貼。不過,銀行加完H按之後,隨即向P按埋手,似乎並非只是「引導」物業買家轉用P按那麼簡單,而是確實考慮着資金成本,有意全面加息。觀乎之前 一段時間,拆息無大波動,資金成本應頗為穩定,銀行真的十分「拮據」嗎?事實確是如此。

根據金管局剛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顯示,反映本港銀行業表現的零售銀行「淨息差」,在今年首季進一步跌至百分之一點二三,與兩年前超過百分之一點六相比,極之難看。所謂淨息差,簡單來說就是以銀行的「全部利息收入」減去「全部利息支出」,再除以「全部生息資產」,是衡量收入的常用指標。由於淨息差變化會受競爭、成本、貸款比率及資產規模等影響,當這些因素有變,收入便跟着改變。

銀行急急加按息,寧可做少一點按揭生意,顯然是想扭轉淨息差的頹勢。不過,元兇真的是按揭貸款嗎?恐怕未必。在過去五季,「非物業貸款」無論是年度化增幅或實際金額,均遠超「物業貸款」。以今年首季為例,雖然樓市興旺,但物業貸款只增加百分之十五,同期的非物業貸款則勁增百分之三十八,港元貸存比率突破八成,資金吃緊。說得誇張一些,銀行似在揀客,付不起較高按息的便免問,然後把資源集中於非物業貸款,在商言商本無不可,對樓市的影響卻絕不能小看。

經濟研究早已指出,按揭利率升,樓價便跌,中外均沒有例外,因為供樓成本高了,買樓需求便會減少。至於影響有多深便要看當時的供樓負擔比率而定,除了每月供款開支,還要視乎借貸槓桿比率和供款年期,按揭成數愈高、還款期愈長,損害便愈大。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港樓市處境不容樂觀。

很多人以為只要美國不加息,香港便可繼續維持超低息,沒有警覺到銀行貸款結構轉變,令利率「正常化」提前到來。金管局自然樂觀其成,卻肯定會把一部分置業人士拖落水,若果如一些市場人士所說,至少加三厘才算正常,莫說準買家是否還有能力高追入市,已買樓的亦隨時由供得起變成供不起。

跨媒體地產網新居入伙 幾萬個精選樓盤 歡迎睇樓!

Money18免費即秒股票報價網站現推出8升級功能,財經資訊,實時實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