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剋星被雙開 制度造就兩面人

內地官場腐敗分子不絕,不查都是孔繁森(模範幹部),一查都是王寶森(貪官)。為掩飾腐敗行徑,他們不得不爭做「兩面人」,台上說一套,台下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後是鬼,故而不可避免地會頻繁上演腐敗分子反腐敗、查腐敗的鬧劇,屢屢叫人哭笑不得。

廣西欽州市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陸立泉因嚴重違紀違法,日前遭開除黨籍和公職處分,並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官方指陸某還曾做過反貪局長,偵辦過多宗反腐大案,屢被評為優秀偵查能手、優秀偵查員,當地媒體更將其封為「腐敗分子的剋星」,孰料自己亦墮落成為腐敗一員,苦心經營的清廉形象一朝轟然倒塌,堪稱諷刺。

掃黑除惡 表面工夫

令人不無尷尬的是,在當局持續推進並自稱已經取得壓倒性勝利的反腐敗鬥爭中,類似頭頂各種光環的公職人員、行業標兵,乃至反腐能手、大功臣到頭來紛紛變質墮落,淪為「兩面人」的現象並不鮮見。像雲南曲靖市公安局曾偵破亞洲第一毒品大案並成為緝毒影視作品中主角原型的那位副局長,廣西南寧市公安局為禁毒工作立下汗馬功勞的禁毒支隊副隊長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甚至中央紀委監委、中巡組亦「內鬼」頻現,各地公檢法系統一把手皆可淪為黑惡勢力保護傘,腐敗分子反腐敗已然成為內地社會一大奇景。

不可不知,自現屆領導班子執政以來,很想在反腐敗領域「大有為」,尤其是掃黑除惡、深挖保護傘運動搞得風風火火,又是「紮籬笆」,又是「老虎蒼蠅一起打」,亟欲建立一套制度化反腐機制,卻不知腐敗問題根源就出自體制上,並早已形成制度性腐敗,所以當局再怎麼努力,總被認為是在做表面工夫,甚至惹來「選擇性反腐」的質疑聲音。承不承認都好,現行反腐手段並不能「治本」,況且今屆政府言明以十八大為分界線,多少有些「知難而退」的感覺,之前的腐敗舊帳只能拉倒。

然而這樣的妥協並不會讓腐敗分子領情,如今十九大之後仍然不收斂、不收手的亦大有人在,陸立泉固然是其中之一,而像日前同遭雙開的鞍鋼集團董事辦主任袁雪峰,亦被狠批不忠誠、不老實,對組織的挽救教育無動於衷;青海省青海湖景區管理局局長董金明,當年更被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結果還不是淪為了黑惡勢力保護傘。至於被指是首個在十九大之後仍不知敬畏、膽大妄為的西安官員焦維發,亦因牽扯到秦嶺別墅違建而從十八大腐敗到了十九大。

所以說,腐敗的根源問題不解決,腐敗分子只會繼續冒出來,查處一批,勢必造就另一批貪官,為此更會不遺餘力撒謊掩飾,永遠做「兩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