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談到中國推動「亞太自貿區」,在經濟上是為了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同時亦存在政治上的考慮。因為亞太地區人口佔全球的四成,經濟總量佔全球六成,是世界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所以這個地區的「話語權」,便成為兵家必爭。
大家若有留意,奧巴馬在北京期間,曾召集「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成員國領袖開會,而這個組織是由美國倡導,成員國大部分都與APEC重疊,但就是把中國和俄羅斯排除在外,目的昭然若揭。而且,在中國的地方舉行這樣的一個會議,似乎有點不禮貌,中國仍容許,顯示出大國的氣度。
當然,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所以藉今次峰會,提出要設立「亞太自貿區」,成員包括亞太地區二十一個國家,並且說服各方達成共識,馬上啟動,就實現自貿區進行策略研究,後年底提交報告。
有報道說,美國不敢公然反對設立「亞太自貿區」,但想阻止「啟動」,擔心會對「TPP」有所影響力,而奧巴馬在APEC峰會前夕舉行「TPP」會議,不排除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意圖游說成員國否決「馬上啟動」。最後結果,反映出中國的倡議得到了認同,奧巴馬無疑吃了一記「悶棍」。這場中美角力,勝負明顯。
不過,「亞太自貿區」要成事並不容易,因各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很大,有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有不少發展中國家,加上社會制度有別、經濟結構不同,市場開放的承受力參差,今後如何能達到大家均可接受的共識,尚有大量具體問題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