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QE2出台,令大量熱錢向全球流竄,亞洲經濟環境相對美國及歐洲更具競爭力及吸引力,成為炒家的首選。香港既與紐約及倫敦齊頭並進,自然是熱錢的主要集散地,資金一進一出極之方便,且管制亦少。
中央擔憂龐大熱錢囤積香港,伺機進入內地,攪亂金融市場,危害國家利益,近期傳出不少批評的聲音,要求特區政府保持最高警覺,莫讓國際大鱷的陰謀得逞,為國家管好香港這個南大門。
受到來自內地及本港內部的非議,連日來政府高層紛紛為財金政策及措施辯護。曾蔭權直指額外印花稅推出一周後,證明對打擊樓市炒風已初見成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更揚言有需要的時候,會推出新措施再壓炒風。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則為聯匯機制的重要性作出反擊,認為港幣與美元掛鈎實際上降低了資金進入本港的推動力,更力言與印尼、泰國及南韓等亞洲地區其他經濟體比較,資金流入香港相對較少,說明國際熱錢未有將港元視為有吸引力的歸宿。
金管局前後兩任總裁,都是聯匯機制的鐵桿「大好友」,每逢聯匯受到業界抨擊,必會在鏡頭面前作出反擊,更揚言看不到放棄聯匯會帶來甚麼好處,一派「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論調。
問題是,國際經濟大環境及大氣候確已出現深刻變化,美元的支持力亦見每況愈下,政府及金管局應該嚴肅面對各界的批評,而非千篇一律老調重彈。
無論政府高官的說法有何不同,可以肯定的是,香港現已結集大量熱錢,待機進入內地市場炒作。人民幣上升動力強勁,內地經濟前景被看俏,中央財金部門與特區對口官員宜加強溝通及合作,共同維護正常的金融秩序。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