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春秋:保三都好過隳三都

台灣換市長遊戲來個「五都選舉」,傳媒報道大多這樣形容:國民黨慘勝,藍營保三都。

之所以說是慘勝,原因是「贏了選舉、輸了選票」,國民黨的市長席位是保住了,奈何總得票數居然比民進黨少了四十萬票。易言之,這是對馬英九政府敲響了警鐘,二○一二年的總統選舉有機會「墮馬」。

然而嘛,依我說,慘勝仍然是勝,正如足球比賽,十比○固然勝利,○比○互射十二碼僥倖贏了亦是勝。在這個成王敗寇的世界裏頭,尤其是捉到老鼠就是好貓的政治遊戲,不管慘勝還是大勝,歷史只記住勝方。讓我舉一個例子吧,香港去年贏了東亞運足球金牌,你還記得是勝得多麼慘烈嗎?不記得了,都渾忘了,一切榮譽歸於同胞。

不知何故,「保三都」讓我想起孔老夫子的「隳三都」。隳者,毀也,隳三都乃孔丘先生出任魯國大司寇之時所鼓吹的政治運動,嚴格而言,是古代版本「穩定壓倒一切、構建和諧社會」。當時魯國君主大權旁落,孔子認為必須剷除囂張跋扈的三大家族,於是藉口三桓都邑城牆太高,不合禮儀,必須拆毀。當然了,「暴力拆遷」是需要龐大武力作為後盾的,一介書生跑去拆人城牆,一敗塗地實屬意料中事。

借古論今,借題發揮,如果你站在國民黨立場,你大可以這麼說,保三都好過隳三都,要是讓民進黨一舉拆毀了三都城牆,後果絕對是災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