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戰後頭十年可謂「搵食艱難」,社會經濟狀況和人民生活與「省城」廣州比並無優勢,故此,粵劇紅伶馬師曾、紅線女及乒乓名將容國團等,都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回內地發展。
一九五七年「反右派」之後,內地揚棄了中共「八大」今後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的論斷,發動大躍進、人民公社、總路線、反右傾、「四清」直至「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運動,在「階級鬥爭為綱」的路線指引下全國拚政治,其結果是八億中國人民在「站不完的隊,請不完的罪,流不完的淚」環境中掙扎,國民經濟到了崩潰邊緣!
相反,那時期香港卻把握機遇大力發展塑膠、製衣、玩具、製鞋、鐘錶等行業,出口創匯,充分就業,乘時帶起出口貿易、航運業,以及金融業、地產業,短短二十多年,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這段拚經濟的安定繁榮歲月,香港充滿商機,生氣勃勃,社會向上流動大門敞開,「獅子山精神」最值得人們回味!
而到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地毅然將拚政治改為拚經濟,實行改革開放,「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三十年辛勞打拚,中國終於進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
反過來,回歸後香港卻「正路不走走歪路」,在反對派搞風搞雨下愚不可及的拚政治,爭拗不停,內耗不止,怪不得和新加坡、上海、深圳、澳門等拚經濟城市一比就矮了一截,現在該撥亂反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