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中學擔任客席導師,遇上一名頗有趣的學生。整個過程中,他似乎很想表現自己的博學,頻頻搶答及「插嘴」。不過,他很快便「露底」。例如,我問同學們:「近期有看某電影嗎?」他馬上從座位上大叫:「微博上有人說是垃圾嘛!」我問:「那你有看過嗎?」他搖頭(但一點也不尷尬)。我又問:「大家知道現時最流行用甚麼器材拍MV嗎?」他立即舉手:「相機!」我問他:「你是如何知道的? 」他說:「網上的論壇常有討論。」我問:「你知道為甚麼會用相機嗎?相機的優點和缺點在哪?」他搖頭,於是我詳細解釋,但他一直沒有用心聽,或許,他一直只想答問題,表現自己。
互聯網最初興起時,由於資訊可高速又大量地流通,不少人曾斷言,人類將會大大進步。多年過去,恐怕這個假設已證實不成立。網絡世界的確方便了我們,網上也有很多途徑,讓我們了解每件細微事情,可惜,每天面對着海量的資訊,貪心的人惟有重量不重質,只求看標題,不求深入理解,知識反而學得更加表面。尤其在進入了微博年代之後,每段文字不會超過140字,試問那些所謂的知識,可以有多深?
那位同學可能會跟父母說,只要不斷上網,知識便自然會增加。而在他的電腦上,每天可能同時打開了20個視窗,一邊寫電郵、回微博、在論壇發帖、看YouTube、發MSN、打電玩,也一邊看網上百科、Google Earth和各大報紙雜誌網站,他的確看了很多,但一切皆是浮光掠影,或道聽塗說,手執着一大堆二手資料,便以為自己博學多才。誰不知,他「知道」的很多,但沒有一樣是「認識」和「了解」的。在同學面前,他尚且可以班門弄斧,但抱歉,這個社會根本不需要「識少少」的「代表」。
導演及電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