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友人來港長駐,找筆者惡補廣東話。她問:「『唔該』是『Thank You』麼?」我說:「是」;她再問:「『多謝』也是『Thank you』麼?」,「也是。」她大惑不解:「我弄不清楚,究竟兩者有甚麼分別?」身為地道香港仔,廣東話說了多年,由敬語到粗口都說得非常順暢,但原來要解釋當中道理,一點也不容易。
當時我們來到電梯前,一位紳士禮貌地按住電梯門,讓我們內進,友人遂向他說:「多謝!」那紳士有點愕然。我便跟友人說,遇上剛才的情況,應用「唔該」,而不是「多謝」。簡單一點說,當別人為我們效勞(大多是一些動作),例如開車門、接載、拿東西、看管子女等,我們便會說「唔該」;當別人給我們一些實際的東西或利益,例如送禮、加人工等等,我們便說「多謝」。所以,別人派利是給我們,我們不會說「唔該」,而是「多謝」。
另外,「唔該」亦有「Excuse me」的意思,所以,在茶樓喚伙計時會說「唔該!加水!」而不是「多謝!加水!」;我們會說「唔該借借」,而不是「多謝借借」。友人又問:「之前我借了二百元給朋友,為何當時他說『唔該晒』,而非『多謝晒』?我不是給了他錢麼?」我說:「因為那些錢是要還的,他是「唔該」你借錢給他。如果你不用他還錢,他便會說『多謝』!」友人頓時冒汗,原來兩個字的差別可以如此大!
必須補充的是,假如對方為你效勞的是「特大事件」,例如替你頂罪、借二百萬給你江湖救急、給你打折、拉攏異性等等,我們也會用「多謝」來表示「衷心感激」。說了半天,友人說:「你教了我這些,我應該用『唔該』還是『多謝』?」我也一頭霧水:「不用客氣了!」心裏暗暗的問,這麼複雜的邏輯,究竟我們年幼時是如何學懂的?
導演及電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