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海洋公園 化整為零

政府與海洋公園董事一同公布海洋公園的變身計劃,全面變身,這樣規模的改動,把海洋公園拆散,分別斬件出租,與解散何異?令人懷疑是否仍然應保持海洋公園這個名字。

這個重生方案,是不再以主題公園形式營運,變身度假勝地。海洋公園與私人營運商是合作關係,山下園區會以類似商場模式發展,以消閒、娛樂及餐飲為主,舉辦中小型演唱會、本地特色活動市集等。但這麼龐大的山下面積,如果部分改建成公園,與維多利亞公園有何分別?公園服務對象是香港仔黃竹坑街坊,還是全港市民?而且逛公園和逛商場是兩種不同心態,逛公園是親近大自然,享受陽光清風,但如果目的是逛商場,誰會去這個完全不密封,沒有空調的新商場消費?

山上園區的經營也費思量,從山下區到山上區主要靠吊車連接,這吊車也曾經是海洋公園一主要吸引項目,相信會保留下來。至於水族館,集教育及娛樂於一身,但如果從純商業角度看,水族館不易收支平衡。是否應把水族館與動物園結合起來,作為動物及水族教育基地,由政府另撥經費?至於山上的機動遊戲,現存的都已老化,缺乏競爭力,對這些機動遊戲有興趣的人,都去了珠海的長隆海上樂園了。把這些機動遊戲點分拆出租,經營者自負盈虧,海洋公園節省了開支,如果承租商經營得好,還有機會分紅。

海洋劇場曾經是最重要最具吸引力的節目,是本港市民和外地遊客到來遊海洋公園的「重頭戲」,我不知愛護動物團體的影響力有多大,值得海洋公園停止劇場的運作,還要盡快交代關閉海洋劇場的時間表,以及鯨豚類動物「退休」後的去向,為園方所有的動物制訂好「退休計劃」,承諾未來不再外購或者繁殖動物。依同一邏輯,海洋公園的水族館和熊貓館也應該關閉,把水族放回大海,把熊貓送回四川保護區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