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反客為主

中國對美國的態度與立場正逐步強硬,對美國可能的各方面攻擊,包括金融戰,也逐步安排應對之策來對付。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在外交上開始主動出擊,與俄羅斯緊密合作是向美國表態,中俄合作是美國逼成,而中俄合作是中國的財力、經濟競爭力與俄羅斯的軍力、政治意志力結合,不是美國所能輕易戰勝。

與此同時,俄羅斯正與德國合作,北溪二號氣管加快動工,美國聲稱制裁任何參與的企業也沒法阻止。歐盟在英國「脫歐」之後,在德國、法國主持下走獨立於美國的外交與軍事路線,將會使美國圍堵俄羅斯戰略失敗。

而中國與日本的合作,在第三國市場讓中日企業合作,便是日本的財力與中國的建設力結合。日本有亞洲開發銀行長年工作積累的經驗與成果,把本來日本與中國惡性競爭扭轉為互補合作,在東南亞、中亞乃至東南歐,都會是雙贏之局。與中國合作,日本與美國的關係會變得疏離。也是出自對美國單邊主義霸權的恐懼與不安(也因此挑起對美國自一九八五年對日本經濟霸凌的仇恨),日本要與中國合作。

當美國企業要從中國撤退出來,日本補上,正好借中國市場、中國的科研與人才,重振日本的工業。日本人口急跌,東南亞的投資不足以支持日本經濟重振,日本在美國的投資又岌岌可危,與中國的全面經濟合作,可能是日本最後的機會。日本的深思熟慮走出這一步,便是脫美親中。美國無法破解北韓之局,日本更沒有其他選擇了。

俄德歐在西,中日在東,而中東南亞也不是美國所能左右,反而在敍利亞、阿富汗,美國怎樣做都無法挽回失敗撤軍的命運。在這樣的大形勢之下,中國為甚麼不強硬起來?一是維護國家利益,爭取國民支持,示範於國際;二是順水推舟,中國把美國「紙老虎」的原形暴露,會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和倣效,美國單邊主義便遭遇到全球多邊主義的極大多數國家的還擊抗拒。美國經濟與軍事是外強中乾,真的硬碰起來,便要急急退縮。美國威嚇伊朗反而被伊朗嚇退,正是明證!

事實上,中美之爭是全方位、多領域的,主要原因是美國攻擊中國,但是貿易戰的僵持不下,很難有所得益,弄得不好反而要退讓。華為等的科技戰進展有限,也觸發起國際上的不滿與猜忌。金融戰還未開始,但中國守着外匯管制與香港的離岸市場,美國便難以入手。美國要減息刺激經濟,匯率戰、利息戰也難有優勢。

甚麼時候中央政府在香港問題上也翻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