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範文調整與時代變遷

過完元宵節,內地學校陸續開課,有人發現中學課本的文言文範文又有調整,膾炙人口的名篇《陳涉世家》不見了,互聯網上議論紛紛。官方解釋中學歷史有教授相關內容,為避免與語文課內容重疊,因此作出調整,否認是刻意令其消失。

陳涉(陳勝)與吳廣領導了秦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加速秦朝滅亡,司馬遷在《史記》中為其列傳,文中名言如「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天下苦秦久矣」、「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人人琅琅上口。事實上,中國歷史上起義、革命不斷,推動改朝換代,很多英雄豪傑都是受陳涉起義所鼓舞,「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中共某程度上也是陳涉的信徒,這是《陳涉世家》自一九六○年編入中學教材,陪伴國人一甲子的原因。

然而,時代改變了,價值觀也就隨之改變。今年是中共建政七十周年,並希望做永遠的執政黨,正如當年秦始皇希望國祚綿延、代代相傳一樣,因此鼓吹革命、造反的內容就顯得不合時宜。

未必巧合的是,與《陳涉世家》同時被束之高閣的還有杜甫名作《石壕吏》以及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前者反映「安史之亂」期間惡吏趁夜捉人的殘暴,容易令人聯想起今日的城管粗暴執法;後者提倡社會正義,以民為本,而孟子的「民為貴君為輕」思想向不為獨裁者所喜。

內地教科書由教育部統一編輯,中小學課本選入哪些範文,篩掉哪些範文,都講政治正確,折射政府喜好及社會變遷。順便一提,取代《陳涉世家》的是《周亞夫軍細柳》,周亞夫是漢朝開國功臣周勃之子,治軍嚴謹,不畏權貴,不徇私情,亦正是周亞夫平定了漢初的「七國之亂」,這正好符合當今聖上要求軍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