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突破樊籠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是香港升級轉型的機會。「蘇州過後冇艇搭」,習近平主席說得已經太過輕鬆。更嚴重的後果是,香港在大灣區落後與邊緣化,本地資源會擇優轉移,良禽擇木而棲,香港留下的便會是依靠社會福利的城市窪地。或許歷史循環,便走回廣州城(現在還加上深圳)外的遠郊農村的境況。

當然,香港人不發展香港,香港地卻不是這一代香港人所單獨擁有,可任意處理。香港真的沉淪的話,中央政府不會坐視不理。今天,像落馬洲河套區,中央政府可以把地讓給香港,讓深圳協助發展。也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中央政府以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發展,推動、帶動香港的再發展,希望支持香港優勢領域,探索再工業化,甚至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裏提出有序發展「飛地經濟」,本意指深圳與汕尾的特別合作區,但亦可應用於港澳與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區域的合作。

例如,澳門與橫琴合作的五平方公里,其中一平方公里為澳門大學校園,用澳門法律,其餘四平方公里是珠海與澳門合作,主要是澳門出發展資金,《綱要》也提出研究容許外籍醫務人員在橫琴執業,實行澳門的規劃與工程機制,屬「飛地經濟」的範疇。

內地很久之前已提及可以讓香港在廣州南沙設立「飛地」,最初的概念有如澳門當前在橫琴建設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可惜香港一直沒有興趣。今天南沙發展已因廣州而提升,再不可能作為香港養老之園。但在科技與產業技術方面,若香港拓地發展,或許有商討的餘地。問題是,香港發展一平方公里的河套科技創新園,正似無心無力;相比毗鄰深圳科創園三平方公里的急速發展,不僅是相形見絀,更會有被排斥的可能。對科創、產業無知無識的特區政府,又怎會懂得利用國家提出的「飛地經濟」模式來開拓本地發展的空間呢?

香港的大問題是要不勞或少勞而獲,習慣了加工貿易的低工資低稅負和各種補貼,以及股市樓市的投機暴利,要香港人安分守己、勤奮努力地在科技創新以至再工業化發展,或許便有些緣木求魚了。然而,好景已沒有,今後不努力便會被淘汰,對個人、企業乃至城市都一樣。

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新的技術、意念、模式,也給香港開拓了極大的空間,還可以包括在內地建設「飛地經濟」,這對任何城市都是難得的機遇。香港能否突破自設的樊籠,伸出頭、伸出手腳來改變困境呢?你不願意做,也應該讓別人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