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仗義執言:國家創新為港提供機遇

今年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約兩萬字中,「創新」一詞出現了五十餘次。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亦稱,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若不走創新驅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只能是大而不強。

過去五年,內地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逾一成,規模躍居世界第二。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近六成,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中國科技創新由跟跑為主轉向更多領域並跑、領跑,成為全球矚目的創新創業熱土。

國家走創新驅動之路,為本港帶來無限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是支持港澳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大灣區建設的一大重點就是打造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以往培育不少科創的知名企業,為未來發展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好基礎。香港可充分利用創新科技產業的優勢,包括科技人才,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合作,加速創新成果產業化。除了繼續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優勢,香港亦可利用大灣區帶來的機遇,拓展新興產業,為香港經濟多元發展注入新動能,特別是在創新及科技和創意產業方面。

於創新領域方面,香港有不少獨特的有利條件,若能急起直追,有機會後來居上。今年財政預算案撥款五百億元支援創科發展,但推動創科不能單靠資金,更需政府與業界、學術界共同協力,抓緊大灣區的機遇,營造鼓勵、推動創科發展的環境,大力培育人才、獎掖後進,才能帶動本港經濟發展,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