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安倍錯失良機 中日乍暖還寒

中國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活動日益臨近,在應邀出席盛典的四十九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高級官員中,唯獨不見日本和菲律賓的影子。東京方面,除了首相安倍晉三拒絕邀請外,就連日本駐華大使、駐外武官等日本官員,也不會參加九月三日在北京舉行的抗戰勝利閱兵和相關紀念活動。

彼此關係 蒙上陰影

安倍與內閣官員的「集體缺席」,對北京而言「一點也不意外」,中國大閱兵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但在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這一重要歷史時刻,在中日關係剛剛開始回暖之際,安倍的「迴避和抗拒」不僅錯失了一次向中國表達歉意的機會,錯失了與中國實現歷史性和解的良機,更有可能令中日關係因此蒙上一層陰影。

七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和德國都是侵略戰爭的罪魁禍首,但七十年來,在對侵略戰爭的認知和態度上,德國和日本卻大相逕庭,前者以史為恥、切割了斷,後者遮遮蓋蓋、祭祀膜拜,由此導致了兩個國家不同的睦鄰關係和國際形象。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儘管因為烏克蘭糾紛,導致俄羅斯與西方關係降至冷戰結束後的最低點,但五月俄羅斯的紀念衞國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美歐各國除了拒絕出席莫斯科紅場閱兵之外,仍派遣了一批高官和代表赴俄,德國總理默克爾更親臨莫斯科,並參加了閱兵以外的紀念活動。

但九月的北京大閱兵,同樣是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戰勝利,同樣是身為戰敗國的日本,卻與德國反應迥然不同,先是對中方紀念活動「閃閃縮縮」,一度放出風聲說「安倍正在考慮出席」,然後又找了個所謂「安保法案」審議陷入僵局為由,拒絕赴京、避而遠之。

其實,安倍不來中國參加紀念活動,早在許多人的意料之中。雖然早在今年四月印尼的亞非首腦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當面邀請過安倍出席抗戰紀念活動,安倍當時也表現得禮貌得體,並表露出「希望出席」的意願,不過,安倍這個人向來心口不一,他對中國紀念「抗日」,心底裏不僅「不情不願」,而且相當抗拒。

以史為鑑 面向未來

作為當今日本政壇右翼首領,安倍復辟軍國主義之心一直不死,尤其是再次就任首相以來,否認南京大屠殺、參拜靖國神社,解禁集體自衞權,處處與中國為敵,至今仍不願承認侵略歷史,拒絕向受害國道歉,更試圖要讓後人「忘記抗日戰爭」。

而北京這次閱兵針對的主要對象正是日本,雖然中方一再強調,紀念抗戰勝利活動是為了展示對和平的渴望和捍衞和平的堅定意志,「並不針對特定國家,不針對今天的日本」,但誰都知道這次閱兵是為了告誡日本:侵略罪行不容隱瞞,歷史真相不容歪曲,並隱含「清算日本軍國主義」的味道。安倍既不願面對侵略歷史,也不想日本尷尬和自討沒趣,最終選擇避席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安倍如果來了,中日兩國有可能實現第三次「習安會晤」,這對緩和雙方緊張關係無疑是個良機,但只要橫亘在中日關係的兩大障礙,包括歷史問題和釣魚島主權爭議一日未除,中日之間的恩恩怨怨就一日不會了結。

安倍拒不出席中國抗戰閱兵活動後,近日又表態:希望在九月聯合國大會上能與習近平進行會談,無論安倍會否如願,日方只有正確對待侵略歷史,「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習安會晤」才有意義,中日關係才能有望冰消雪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