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港元非福至 弱人幣是禍患

人民幣貶值對港元資產的影響陸續浮面。港匯持續偏強,昨終因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單是下午已兩度注資共一百五十五億港元,情況罕見。

以往每逢金管局注資,市場例必興奮,今次卻不同,因為並非由於熱錢流入香港,只是人民幣拆倉所致,難怪港股沒有因為港匯偏強而反彈,更印證港元資產不一定受惠人民幣貶值。中港經濟不振,資金只是靠泊低風險的港元而已,投資者須弄清楚強港元是陷阱。

人民幣中間價連升三日,離岸匯價昨亦急升,並沒有扭轉人民幣中線貶值的預期。中央指導匯率小幅貶值,加上人行減息,已向市場發放強烈的弱人幣訊號,加上經濟數據差,套息拆倉活動也就愈演愈烈,投資者沽出點心債及中資股等人民幣資產,並兌換回港元。

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港元在聯繫匯率支持下,已化身成避險貨幣,但留港資金並未流入實體經濟及股樓。雖然港匯企硬有利保障資產價值,惟周邊地區貨幣爭相貶值,港元變相升值,加上內地經濟危機,已殃及本港外貿及旅遊兩大支柱,最明顯是港核心消費地段風光不再,大量「吉」舖湧現,業主開始面對現實大幅劈租。零售業刮冷風,商舖率先為樓市淌出「第一滴血」。

住宅市場暫且風平浪靜,評級機構已開始擔心樓市一旦回調,將嚴重影響銀行業信貸質素,因而調低港銀的經濟風險趨勢至負面。當然,港匯未來若持續偏強,銀行體系結餘充裕,就算美國九月中加息,香港也有條件再遲一些才跟隨,業主的確可舒口氣。不過,經濟搖搖欲墜,打工仔飯碗不保將是樓市致命的一擊。

香港經濟屬於外向型,處境本已被動,在聯繫匯率的緊箍咒下,香港的調整能力更被動。擾亂全球匯市的始作俑者是美國聯儲局,就算利率正常化動機合理,但加息前造成的劇烈波動已觸怒全球央行。多間央行行長最近表明,美國不如盡快落實加息,避免再出現不必要的動盪。

港匯過往偏強多因熱錢流入,惟今次投資者增持港元,並非看好本港投資前景,無意進入本地資產市場,待外圍金融市場及美國貨幣政策明朗化後,才有所部署及行動。投資者須認清今次金管局向市場注資,強勁的港元需求某程度屬於「假象」。在缺乏基本因素支持下,資金隨時流走,港元資產反而成為人民幣貶值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