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創業板於一九九九年隨科網熱潮誕生,當時目標是提供一個平台給一些創新型企業上市集資的機會,盈利及資產等指標均可從寬。時移世易,科網企業經已改朝換代,創業板能招徠的創新型企業寥寥無幾,最吸引之處只剩招股全配售制度,淪為股票市場的灰色地帶。創業板已失去當初成立原意,風險有餘但創新不足,其上市條例需再行檢討,否則只會令投資者感到不公。
一些上市公司即使具備足夠盈利能力,亦寧願自動「降級」屈就創業板,顯而易見最主要的原因是可用全配售的形式上市,當沒有一股流到公眾手上,使掛牌首日悉數以倍數上升。今年截至九月底新上市的十四家公司,全部均以全配售形式招股,總集資額超過十億元,而上市後的集資額則接近八十三億元。創業板為公司上市及集資提供種種便利,一個市場、兩種制度本來無不可,惟兩個平台之間的公司需有明顯區別,才不致便利條件遭濫用。
當阿里巴巴為本港嚴苛的主板上市條例不得其門而入的時候,曾有意見建議其可棲身寬鬆得多的創業板,阿里巴巴最後選擇登陸美國。十五年過去,大部分內地科網企業均落戶美國,香港爭取大型科網企IPO的前景黯淡,稍有實力的大多亦選擇主板,創業板的存在價值變得可有可無。即使散戶看上一隻具增長潛力的創業板新股,但無從在IPO當中獲得分配,待其掛牌股價經已倍數狂飆,得益的只是少數人士。
上周五,創業板所有股份成交僅六億餘元,只佔大市總成交金額不足百分之一。根據創業板網頁資料,截至今年九月底止,上市公司數目為二百間,總市值一千八百億元。換言之,創業板雖佔上市公司總數逾一成,但市值和成交佔比均微不足道。不過,近年創業板股份成交已有所反彈,這無疑是港股逐步A股化的其一現象,尤其殼價愈炒愈貴,導致歪風遍吹。
○八年港交所將創業板轉往主板的程序簡化,首次上市費更可大減一半,結果創業板成了跳主板的踏腳石。公司上創業板的目的可能並非為了集資、增加知名度或擴展業務,而是透過上市、轉板、賣殼進行賺錢三部曲。
創業板現時已大為變質,監管機構應因時制宜修補條例上的漏洞,為真正的增長型及創新型企業提供一個集資平台,但對別有用心的舊經濟企業則不能格外開恩——要上請上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