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籌建自貿區 港邊緣化添憂

上海自貿區啟動後,內地各主要省市紛紛籌建本身的自貿區,不讓上海專美。其中以廣東省政府早前已正式上報國務院,申請建立「粵港澳自由貿易園區」,無論開放程度或規模來說,都要比上海的更大,清楚展示長三角及珠三角之間的區域競爭愈趨白熱化。

據悉,粵港澳自貿區橫跨香港、南沙、前海、橫琴及廣州白雲機場保稅區,即使不計香港在內,可發展面積亦達九百三十一平方公里,與香港面積相若,自貿區朝六大中心方向發展,包括製造、物流、貿易、維修、研發和結算等。從發展方向來看,製造、物流、貿易、維修等都是廣東省的強項,金融及服務業則以香港相對佔優。如果粵港澳自貿區籌建成功,各方又能夠互相補足,確實可以形成內地具規模及吸引力的另一個自貿區亮點。

但籌劃歸籌劃,實際歸實際,粵省申設的自貿區能否按照原來的構思成立,惹人疑慮。一方面是香港過去十多年與珠三角城市的經貿關係貌合神離,似互相競爭多於互補長短,以物流業為例,珠三角港口不斷發展,是構成本港貨櫃吞吐量持續委靡不振的因素之一,暫未見有雙贏局面。另方面是香港經濟發展自成一套,與內地不易接軌,香港在區域經濟應扮演甚麼角色,至今仍爭論不休。這些長期存在的歧異,極可能令今次提出的自貿區,又再變成紙上談兵。

由於設立自貿區已成為內地經濟未來發展的新趨勢,成功與否,不僅關係到內地各區域的經濟發展盛衰,更是爭取資源及政策空間的重要籌碼。以內地視經濟發展為硬道理的方向估算,粵港澳自貿區不會呆等香港「埋堆」,拖慢其發展進程,香港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自貿區都會在中央拍板後盡快成立,香港在自貿區所佔的份額或可以發揮的作用,視乎未來粵港雙方政府和業界的磋商而定。

內地以計劃經濟起家,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發展,逐漸形成「方中有圓,圓有中方」的發展模式,勇於擺脫框框,並以自由經濟為師,發展成果有目共睹。反觀香港,一直主要扮演連繫國際與內地的中轉站角色,在香港發展轉口貿易期間如是,在為內地企業提供融資渠道期間也如是。

即使香港目前在金融基建及法制上仍具備優於內地城市的優勢,但隨着內地經濟愈來愈開放,香港擁有的優勢空間不斷縮小。再加上香港經濟規模太小,沒有工業及其他支柱行業,基本是寄生在內地龐大經濟體系的外圍金融系統,只要內地經濟作出一定程度的開放,哪怕只是區域的開放,對外商吸引力也會即時暴升,香港若不求長進,被邊緣化只是時間快慢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