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叢生十號波 應變機制一團糟

有位作家說過,驗證一個城市是否發達,一場雨足矣。強颱風韋森特襲港,香港十三年來首次懸掛十號風球,這就是一場考驗。雖然暴風未釀成重大傷亡或水浸事故,但當局在訊息發放、風球懸掛以及交通服務安排方面都亂象叢生,備受批評,說明本港應變機制漏洞多多,大有檢討改善的空間。

颱風是大自然現象,避無可避,當局要做的就是準確預測,及時公布訊息,令社會各界有所防範,從而將天災的破壞降到最低。今次韋森特襲港,天文台前天中午掛出三號風球,並提示有機會掛出更高風球,但不少市民的觀感是,當時已經橫風橫雨,為甚麼三號風球的風力,竟然比早前颱風「杜蘇芮」的八號風球還要強?類似一幕已多次出現,當年颱風「派比安」來襲,風力強橫,澳門掛八號風球,香港始終只掛三號,結果引起極大的混亂,天文台的預測能力因此備受質疑。

除了風力預測被指欠準,懸掛風球的時間也惹來「官商勾結」的質疑。今次天文台掛八號風球不早不遲,正好是放學收工時間,大批市民急着趕回家,搞到交通秩序大亂。正如有人指出,舉凡在節假日或夜間,天文台往往毫不猶豫發出八號風球,而工作日期間懸掛八號風球的次數相對少得多,令人猜疑天文台掛風球是否商業考慮至上。誠然,八號風球一掛,全港就要停工停課停市,會造成行政困難及經濟損失,然而天氣預測屬科學範疇,天文台只需做好本分,而不應有任何經濟或政治方面的考慮,否則必然失去公信力。

相對懸掛風球的爭議,地鐵服務引發的民怨最大。八號風球下,大部分交通工具均停止服務,只有地鐵繼續提供有限服務,然而就在天文台發出九號風球之際,港鐵東鐵線卻突然停駛,也沒有像往常那樣提供巴士接駁服務。雖然港鐵解釋,東鐵線因為塌樹斷電而停止服務,而不提供巴士接駁是出於安全考慮,然而,港鐵作為全港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即使在極惡劣天氣下不方便提供巴士接駁服務,起碼也要向乘客清楚交代,並提供其他善後服務,而不是將他們趕出車廂後便不聞不問。飛機因不可測因素延誤,不是要免費提供食宿等招待嗎?

事實上,今次機場的應變服務也不盡如人意,因不少航班取消或延誤,大量客人被迫滯留機場過夜,機場卻沒有提供相關善後服務,有外籍乘客直言感覺有如棄兒,批評機場服務太差。

一場颱風來襲,撕開了香港國際大都市的華麗外衣,暴露出許多不足及問題。特首梁振英承認港鐵的安排對部分市民造成不便,相信港鐵會作檢討。其實,港鐵應變安排惹來批評,作為大股東的港府難辭其咎,所以,不僅港鐵要檢討,港府墨守成規的應變機制也有與時俱進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