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陰魂不散,一時的潛伏,往往是為將來大爆發積蓄能量。防疫專家在接受本報訪問時不約而同發出警告,指由於目前沒有針對變種禽流感病毒的疫苗,今年冬季禽流感或會大爆發,威脅市民生命安全。港府必須打醒十二分精神,作好防疫準備。
本港今年發現帶H5N1禽流感死雀個案較去年增加,顯示疫情風險正在升級,而冬天正是禽流感高峰期,情況不容樂觀。另一方面,由於並無人類使用的禽流感疫苗,要防疫,只能透過雞隻接種禽鳥疫苗,這增加了防疫的難度。沙士英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H5N1禽流感新病毒已在禽鳥間成為主流,而本港沿用的荷蘭製雞隻疫苗只針對H5N2,對新病毒完全無效。雖然哈爾濱正生產覆蓋新病毒的疫苗,但計劃進展得並不順利。在疫苗青黃不接下,袁國勇警告今年冬季爆發禽流感的風險比以往大,「形勢不妙」,估計會先在本地雞場或街市爆發,繼而出現人類感染個案。
另一位防疫專家、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則解釋,本港沿用的荷蘭製疫苗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面世,屬第一代疫苗,至今已逾二十年,而禽流感已演變至第四代,現有疫苗顯然「力有不逮」,即使是改良型的疫苗,仍未能有效控制內地雞場爆發疫情,惟有寄望最新疫苗早日推出。
然而,寄望是一回事,事實是另一回事,新疫苗能否在疫情爆發前推出,根本無人能知。不管怎麼樣,港府必須嚴陣以待,早為之備,以策萬全。事實上,自一九九七年本港爆發全球首宗人類感染禽流感個案以來,禽流感已成為本地風土病,時不時爆發,根源在於過往歷屆政府都沒有吸取教訓,次次後知後覺,總是事到臨頭才倉卒應對,事倍功半,不僅讓市民付出健康代價,也令家禽業界怨聲載道。
雖然說,天高任鳥飛,禽流病毒防不勝防,但減少市民接觸活雞的機會,仍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港府亦一度計劃設立中央屠宰,可惜曾蔭權政府一拖再拖,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年前竟以禽流感風險下降為由,令中央屠宰計劃胎死腹中,這也為禽流感再次大規模爆發埋下禍根。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新政府應吸取教訓,在防疫方面未雨綢繆,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在雖然是炎炎夏季,惟冬天很快來臨,除了提早預訂疫苗,防疫機制也有重新檢討的必要,過去外地發生疫情,香港每每被攻陷,淪為重災區,原因就是防疫體系千瘡百孔,中門大開。
特首梁振英說過,民生無小事。其實,防疫更是無小事,防疫不僅關乎公眾健康及業界利益,也關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及香港形象,新政府能不能做好「民心工程」,防疫就是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