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軍事互信台擬路線圖

推動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台灣方面也認為是「台灣冷、大陸熱」。而在台灣內部,則呈現「官方保守、民間積極」的現象。在搞掂ECFA之後,軍事互信機制已成為北京下一階段對台訴求的主旋律,北京軍方提出「一中」前提下討論撤導彈,可以說是「利誘」馬英九政府的一個動作。不過,從國民黨中央政策會發表的文章看,其實台灣方面已有路線圖的初稿。

文章稱,在近程階段,目的在於增進雙方了解,積累善意與互信。工作重點設置台海安全對話機制,參與人員可民間智庫人員先行,再逐步納入雙方現役軍事人員。

在中程階段,就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協商,謀求共識,如海上人道救援事宜;共同打擊海上犯罪;設立兩岸政軍熱線;就海峽軍機軍艦海峽行為準則達成共識,防止雙方因誤判釀成軍事衝突;建立緊急安全程式,以衝突管理與危機管理為核心概念,建構侵入對方海、空域與發生誤擊或擦撞事件的標準處理程式;在台海中線附近特定區域內,劃設軍機禁航區或限航區或軍事緩衝區;撤除導彈等針對性武器系統之部署。

至於遠程階段,目標在於鞏固既有協商成果,最終雙方簽署和平協議,解除敵對狀態,向國際宣告兩岸新時代的來臨。

一直以來,三禪也認為馬英九政府對此消極,因為他表明不會與北京政治對話和談判,既如此,敏感的軍事互信更不在話下。但是,看了這份路線圖,明白台灣其實已經在做充分的準備工作。事實上,馬英九早按這個路線圖走,二○一二年連任哪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