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存在貧富懸殊問題,觀光客見到香港的繁華景象,高樓林立,璀璨輝煌,但在這華麗表象的背後,亦有許多人間疾苦的悲悽。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指出,今年上半年,香港貧窮人口高達一百二十六萬,佔香港七百萬人口的百分之十八,創歷史新高;而根據香港樂施會的資料,香港最富有的百分之十家庭與最貧窮的百分之十家庭,兩者收入差距達二十七倍。可見香港有人餐餐魚翅撈飯,更有許多人只能醬油拌飯,生活方式有着天壤之別。
隨着香港人口不斷老化,老年和中年人口將會大增,令貧富懸殊加劇,到二○一九年,貧窮人口將會高達一百四十二萬。港府努力提振經濟,經濟雖然好轉,但無法改善基層民眾的生活,未來更可能引起社會階層的對立,導致社會動盪。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目前卻看不出有任何解決之法。
香港的問題成了台灣反照的鏡子,綠營更以此大做文章,並將之與ECFA連結。綠營認為,香港的貧富懸殊是CEPA造成的,並指台灣簽署ECFA會衝擊就業,加劇貧富不均,隨時步香港後塵。台灣最怕「香港腳走香港路」,現終於讓民進黨找到了有利的藉口。
無獨有偶,近日台灣立法院指出,ECFA對台灣造成諸多的「後遺症」,包括可能更加惡化台灣貧富不均的現象,以及對女性創業、就業環境造成更大衝擊。ECFA讓台灣中、高技術密集產品出口增加,將會帶動高技術勞工所得快速上升;但面對中國低價勞動產品的競爭,也將衝擊台灣產業,甚至因產業外移而失去工作機會。
不管香港的CEPA還是台灣的ECFA,其實都有利弊,政府應助產業趨吉避凶,免得引起至大民憤,徒生動盪不安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