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打主意:暴走家長

內地雜誌《新周刊》的訪問中,說一些大學讀了五年沒有畢業的女生,寄住在爺爺奶奶的家。一天到晚,她只想上網,做自己喜歡的事(大多是看看網路上免費的言情小說、團購或是上網等等)。她說:「最好活得像一老人。」那女孩的生活方式很簡單——反正房子買不起,未來不是我的,工作沒有甚麼好。做永遠的學生,這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有時候,我都不敢對學生說甚麼「做人要有夢想,沒有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之類的話。因為,我看見不少年輕人,已經是一條鹹魚。我有不少學生,上大學,連選課表都是父母交的——他們的父母,認為子女不可以「好好的」一個人在大學生活,於是就他們想讀甚麼科,都由父母決定:「他們仍未成熟,不知道甚麼是對他最好的,所以我們才操心。」我親耳聽過一個父親這樣說。

不要計那些父母跟子女一起去見工那些異數。別以為這些是都市傳說,有次回辦公室,路過別的學系面試學生,就見到某面試者由菲傭和母親一起陪同面試。那男孩,都十九歲了吧?香港真的那麼危險嗎,要兩個成年人陪伴才可以自由行嗎?如果我是面試者,我一定會問他:「你為甚麼要母親陪你來?」

社會出現所謂「港孩」現象,有書探討,取名《香港父母和教師的惡夢》。對,這是一個夢。一些虛偽的家長,是希望孩子滿足他們在這一輩子做不到的事情——自己是中產,就希望孩子變有錢人;自己大學沒畢業,就想孩子是醫生律師……那種整天嚷着要「給孩子最好是我的責任」的父母,整天都只看白癡電視,平日書也不多讀一本,他們知道甚麼叫「最好」,了解「時勢」是甚麼嗎?

讀\說書人

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