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是很殘忍的。一個字,已經反映很多事情的微妙轉化。字詞變了,思維也會改變了。
以前大學生修課,需要填選科表,要教授簽名,才會作實。今年,大學的選課系統全電腦化,系統內完全沒有中文介面。而且,學生可以選擇把他們想報讀的課程,放入一個叫Shopping Cart(購物車)的頁面。
大學產業化,已是沒有回頭路可走的不歸路。當初想把香港變成「大學港」的那個傻瓜,應該沒有讀過大學吧?
「一所好的大學,在於有自己獨特的靈魂,這就是獨立的思考、自由的表達。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學。大學必須有辦學自主權。」自主權背後,當然有制衡。有錢使得鬼推磨,大學教授也要吃飯,也要錢生活的。
既然是產業,就有市場定律。學生需要甚麼?他們只需要知道哪一門課容易,老師要求不高,有娛樂性,用廣東話,而且不用看書。要他們回答問題嗎?他們就只會交出一些自以為是的標準答案。要他們要有深層思考嗎?他們就說你要求多多,是Killer,想他們死。你認為他們成績不夠好,給他們一個B嗎?他們的母親就打電話到你的辦公室,說為甚麼不給一個機會我家孩子,順口說我也會找你的院長吃飯云云。以上的,都是真人真事。
大學內,由這個選課系統中Shopping Cart這一字,已經反映了大學教授只是商品製造者,要面對市場,好賣的就可以繼續生產,不好賣的就自行消滅。字詞,其實很殘忍。
讀\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