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頓阿里巴巴 警惕巨企獨大

在中美新冷戰的大背景下,「國進民退」成為國家戰略,不僅科技公司成為國企收購對象,多家大到不能倒的科技巨企亦成為整頓目標。去年底內地颳起的「反壟斷風暴」,阿里巴巴首當其衝,除了旗下螞蟻集團上市被煞停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經過4個月調查,昨日證實阿里巴巴在網絡零售平台服務市場實施壟斷行為,罰款超過182億元人民幣,並下令整改,成為修訂《反壟斷法》後「被開鍘」罰得最重的巨企。

當局指出,阿里巴巴自2015年以來,濫用在境內網絡零售平台服務市場的支配地位,對平台內商家提出「二選一」要求,禁止他們在其他競爭平台開店或參加促銷活動,並借助市場力量及平台規則等手段,採取多項獎懲措施,獲取不正當競爭優勢,行為違反《反壟斷法》,決定依法向阿里巴巴作出行政處罰。以其前年在境內4%的銷售額,罰款182.28億元人民幣,並發出《行政指導書》,要求嚴格落實平台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內部控制合規管理等,並需連續3年向當局提交自查合規報告。阿里巴巴對此表示誠懇接受,堅決服從。

誠然,反企業壟斷已成國際大勢所趨,不獨中國對巨企開鍘,歐美也是一樣,例如美國司法部對谷歌的獨大地位提出訴訟,是繼上世紀90年代微軟壟斷案以來,當地最大規模的反壟斷訴訟;又如歐盟宣布對亞馬遜公司展開反壟斷訴訟,亞馬遜同時在德國和法國被指濫用市場壟斷地位等,可見調查阿里巴巴師出有名。

眾所周知,阿里巴巴旗下有多種電子服務,涉及日常生活不同範疇,其中在電商平台市場佔有率過半,大幅領先第2及第3的京東及拼多多,形成獨大局面;而最令市場敏感的是,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去年10月曾在一個金融峰會上批評內地金融監管制度,直指中國不是面對金融系統性風險,「因為中國金融基本上沒有系統」,惹來官媒口誅筆伐,其後內地4大監管部門約談馬雲及螞蟻集團管理層,最終螞蟻集團上市計劃被叫停。阿里巴巴受查,很難令人相信與馬雲的言論無關。

針無兩頭利。電商平台企業迅猛發展,毫無疑問對經濟貢獻良多,除提供就業、協助扶貧、帶來領先世界的生活便利外,也為推動「一帶一路」的數碼絲綢之路帶來助力。與此同時,巨無霸企業若對國家貨幣政策、金融管制形成挑戰,甚至有脫韁失控之虞,便會對國家安全造成風險。尤其是中美關係空前緊張,中國要加速研發高科技產業抗衡美國,除了利用國企確保擁有敏感技術的民企不會落入別國之手,亦順帶嚴控民企發展,而高舉「反壟斷」大旗,箝制網絡巨頭擴張亦成為既定政策,藉此嚴厲警示其他巨頭,掌控全局的仍是中央政府。

無可否認,今次開具的罰單,金額為《反壟斷法》實施10多年來最大,說是重罰也不為過,但對於季度營收逾2,200億元、純利逾770億元的阿里巴巴來說,182.28億元罰款僅相當於其不到一個月的純利,不會傷及其筋骨,反而隨着調查告一段落,一切轉趨明朗化,股價在經歷震盪後有望回升,螞蟻集團的上市計劃亦有望踏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