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海納百川

內地要求有新的發展、新的理念和新的格局,香港也應如此。

香港是移民社會,從來發展都靠人才,但不是依靠原有人才,而是海納百川,靠新的各方各面人才帶來新理念,推動新發展,造就新局面。只可惜近年迷惑於美國主導的媒體輿論,一切以香港人優先,自私自利卻變成自裁。

港人優先,排斥外人,舊移民來,攻擊新移民,結果近親繁衍,且驕縱之,使之無賴化,年輕一代失艱苦創業之心,驕奢淫逸,為保既有利益、條件,抗拒改變,抱殘守缺,甚至出現「攬炒」的暴虐思想與行為。在這種極度自私自利、不惜犧牲社會和其他人的心態主宰下,香港正在淪陷。

或許在政治穩定之下,社會可對這無賴的一代再教育,引歸正途。但壞習難改,他們也缺智慧、學識、見解來參與香港的變革與建設。與其把精力放諸這一代,也還是陷入港人優先、近親繁衍的陷阱,倒不如把香港社會開放,廣納各方人才。一是直接帶來新理念、知識與各種網絡關係;二是以他們在香港新發展的衝勁衝擊香港年輕一代,迫使他們努力,也協助他們重拾先輩的積極創新精神。這既可不因等待而浪費發展機會,也對香港年輕一代的教育與扶持效果更佳。

香港與內地已經全球化,「一帶一路」是恢復中國幾千年歷史傳統的開放與全球化。廣州是千年商都,唐朝時已有一、二十萬外商聚集,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大城市,與世界接軌。香港自開埠也是如此。如今擺脫殖民主義,內地更開放,香港的廣納各方人才,便不應只是華人,而應像廣州、深圳等大灣區城市招攬各國人才。香港特區更應該比廣州、深圳走在前頭。

香港人的定義便應是以新移民、各國人才為目標。特區之恃,不是作為內地人移居的特別居所,而是在這以外,更着重向全世界招納人才,轉變為新香港人,共同建設全球化的新香港。這是超越殖民地禁制,走在全國之前,不用內地化來替代本地化,而是用國際化帶來新理念、新發展、新格局的新香港。

這過程也不應只看白種人的歐美,而是在不排斥歐美的同時,積極吸納全球各種各族的人才,把由此而得的真正國際化、多樣化、多元化作為香港創新發展的根源、支柱,也作為香港優勝於內地大城市、外國大城市的優勢條件。

放開懷抱,拋掉成見和偏狹的私心私利,香港才可以完破當前的困境,有所發展。這也是中央政府與內地人民,乃至國際社會所樂見,於己於人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