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死無葬身地 龕位難求官不理

生亦難,死亦難。香港寸金尺土,地少人稠,不僅房屋供應短缺成為最大民怨之源,就連死後欲求一個安身之所也非常艱難。今日是清明節,孝子賢孫慎終追遠的同時,更要為安置先人骨灰而發愁,皆因港府發牌規管私營龕場進度緩慢,不僅獲批龕場只有寥寥數間,發牌委員會更已於一月底截止接受申請。換言之,隨時有大量私營龕場未獲發牌或趕不及申請而需「清灰」,死無葬身之地顯然不是危言聳聽。

規劃失當 有位丟空

香港每年平均有逾4萬人死亡,新增公營龕位卻長期近乎停擺,儘管港府近年急起直追,但不是興建進度緩慢,就是受到地區阻力被迫叫停。例如沙田石門骨灰安置所最快也要兩年後才落成,僅提供數萬個龕位,不能滿足需求;沙嶺墳場興建骨灰安置所的計劃,則因為地區人士反對而一度被財委會打回頭,令供應不足的問題雪上加霜。更不堪的是,即使現時有新落成的骨灰安置所可供申請,惟因規劃失當、地點偏遠而乏人問津,包括屯門曾咀靈灰安置所及和合石靈灰安置所第6期,合共提供逾4萬個可續期龕位,至今仍有一半丟空。

事實擺在眼前,港府多年來對增加龕位供應毫不上心,欠缺全盤規劃,以致公營龕位不是供不應求,就是因為地點不便而浪費資源,結果只能將市民趕去光顧良莠不齊的私營龕場。可惡的是,港府對私營龕場同樣放任自流,不監不管,以致長期以來亂象叢生,既有天價龕位牟利,更有消防和衞生隱患。迫於輿論壓力,當局不得不於4年前推出《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加強規管,所有私營龕場必須領牌,可惜官僚作風死性不改,審批牌照龜行蝸步,截至上月底,發牌委員會正處理99間龕場的申請,其中只有14間獲原則上同意申請,餘下85間仍未完成審批。至於真正已獲發牌的只有6間,與需求嚴重脫節,何況有多達26間遭拒絕發牌,意味最少有26間私營龕場必須清灰,由此引發的糾紛沒完沒了。

關注團體近期便接獲多宗投訴,全部與沙田一間不獲發牌的私營龕場有關,涉及清灰及賠償問題。市民付了錢,先人依然不得安寧,龕場拒絕賠償固然有問題,但歸根究柢,這不就是港府對港人身後事漠不關心埋下的禍根嗎?沒錯,食環署有提供暫存骨灰服務,可惜數量有限,杯水車薪;至於存放在持牌長生店雖然合法,但全港百多間長生店合計最多可存放兩萬多份骨灰,始終有逼爆的一天。港府還要擺出「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態度,將審批私營龕場牌照拖長來做。港人生前要為片瓦遮頭節衣縮食,死後還要面對流離失所之苦,真是情何以堪!

敷衍塞責 冇心冇肺

最諷刺的是,公營龕位一方面輪候大排長龍,另一方面有位無人申請,港府規劃之短視和亂龍,可見一斑。誠然,骨灰安置所不屬於受歡迎的設施,選址偏遠無可厚非,但港府作為掌握資源制訂政策的部門,有沒有用心規劃呢?有沒有站在市民角度考慮難處呢?出錢起了龕場並非一了百了,還需交通配合。港府做事敷衍塞責,從來不肯花心思下工夫,所謂與民同行、事不避難,說得無比動聽,其實只是冇心冇肺冇靈魂的遮羞布罷了。

當然,造成今日一位難求的窘局,既有遠因也有近因。食衞局前局長周一嶽在任期間胡混度日,公營龕位幾乎「零供應」,造就「陰宅地產市場」風生水起,帶起炒賣歪風,每個動輒索價數萬至數十萬元不等,比陽宅利潤更驚人。在民怨沸騰下,政府當時拍胸脯保證全港18區「區區有龕場」,說得天花亂墜,可惜說完就算,不了了之。到了現屆林鄭政府,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同樣是無能庸碌之輩,別說對龕位問題不甚了了,即使是事關人命的抗疫大戰,她一樣進退失據,一塌糊塗,致令香港抗疫逾年清零無期,淪為兩岸四地之恥。

生等公屋,死等龕位,生為港人,何其悲哀!香港所有問題,皆源自港府為官避事,毫無承擔,不肯作為。從陳肇始民望不斷插水,與「墊司底」的鄭若驊足以爭一日之長短觀之,市民對這位被戲稱「陳姑娘」的局長已忍無可忍。無奈林鄭剛愎自用,盲撐下屬,香港在這班高薪低能的廢官胡作非為下,除了沉淪,還是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