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自上月底開打以來事故不斷,死亡人數達到7人,面癱、中風、昏迷等嚴重異常事故層出不窮,令人膽戰心驚。第二針科興疫苗將於下周開打,隨着市民對疫苗信心插水,「退針潮」此起彼伏,「疫苗猶豫」已成大勢所趨,港府如何「谷數」,恐怕也是無力回天。面對此情此景,浪費公帑事小,疫情難以收科事大。
全球都如火如荼接種疫苗之際,致死致殘的報告同樣不絕如縷,牛津阿斯利康疫苗被指疑引起血栓,遭歐洲多國暫停使用,香港則以接種國產科興疫苗為主,引發的嚴重個案也以科興為最多,更因為港府解說不清,每次皆以「死亡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為由輕輕帶過,令市民信心盡失;加上衞生署遲來的指引有欠清晰,根本無法遏止退針潮。連日所見,接種科興疫苗的社區中心幾乎一片「綠燈」,連帶接種復必泰的預約亦不見踴躍,與疫苗開打初期,接種中心人山人海不可同日而語。
雪上加霜的是,被港府列為優先接種群組的院舍長者一樣拒絕賣帳,在多名長期病患長者死得不明不白後,大部分「老友記」皆對疫苗耍手擰頭。有私營院舍進行調查,發現僅有不足四分一人願意接種疫苗,即約七成半人拒絕接種,疫苗滯銷已是寫在牆上。而按時間推算,接種科興疫苗的市民最快下周五需要再打第二針,惟在一片風聲鶴唳下,還有多少市民願意「搵命博」實屬疑問。甚至專家也提出警告,若市民在接種第一針後有過敏反應,不宜接種第二針,84億元疫苗最終有多少淪為垃圾長埋堆填區,實在不堪想像。
截至昨日,累計約276,600名市民接種第一劑疫苗,佔本地16歲以上人口只有約3%。以此速度推算,香港要完成全民接種起碼兩年,惟目前失業率已高達7.2%,破產潮、裁員潮、結業潮一浪接一浪,若防疫措施還要維持多兩年,香港肯定徹底玩完。港府當然清楚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最近便軟硬兼施,以胡蘿蔔加大棒的方法又氹又嚇市民打針,包括向內地爭取通關等。
人們都是受軟不受硬,利誘自是比威逼好。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便建議,除了商討中港通關,港府更應設立「疫苗護照」,以「先易後難」方式,與受港人歡迎的鄰近國家及地區商討建立「旅遊通道」,例如內地、日本、南韓、台灣等,打齊二針後兩周可出境。其實,內地早就推出全球首本疫苗護照,歐盟亦公布設立綠色數碼證書制度,作用與疫苗護照相若,反映疫苗護照已成外遊必備之物,偏偏港府仍在等運到,接種疫苗計劃搞得一塌糊塗之餘,疫情又反覆,別說與內地通關有如煲無米粥,就連一橋之隔的澳門也將港人拒諸門外,真是情何以堪!
說到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港府固然要為通關甚至設立疫苗護照做好準備,但最重要是控制好疫情,打好抗疫戰,訂出清零時間表,這樣才能予內地及鄰近地區以信心。問題是,廢官做得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