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庸偏聽堅離地 改革諮詢悔已晚

不見棺材不流淚,不到末路不知衰。經過連串暴力衝擊後,港府管治失效,社會陷入失序狀態,特首林鄭月娥昨日一臉愁容承認修訂《逃犯條例》完全失敗,草案已「壽終正寢」,承諾日後會做好諮詢,尤其是改革青年發展委員會。特首淪為喪家之犬,只能一再向反對派和年輕人服軟,說到底是咎由自取。

反對派藉反修例掀起的政治惡浪至今未見止息,年輕人動輒衝擊,動輒圍堵,無日安寧。林鄭如今才猛然醒覺,聲稱要做好青年政策,加強溝通,顯然已經太遲。君不見,林鄭雖釋出善意,願意在沒有前設下與學界見面,但大學生毫不領情,反而得寸進尺;民陣召集人更是火上加油,表明不接受「壽終正寢」的說法,不排除再號召市民上街。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港府青年政策一敗塗地,不是始自今日,而是早就種下的禍根。這些年來,港府的諮詢組織疊床架屋,巧立名目,一言以蔽之就是政治酬庸。去年成立的青年發展委員會就是典型,主席是年近七旬的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同青年沾不上邊;副主席是富二代劉鳴煒,最為人熟悉就是「去少次日本,月儲三千元可上車」的「堅離地」言論,其他成員同樣非富則貴。當年輕一代向上流無望、大學畢業生起薪點廿年不變,不食人間煙火的富二代卻大說風涼話,除了加劇民怨,能給予甚麼高見?又有甚麼代表性?

這僅是港府政治酬庸的冰山一角。林鄭上場後改革中央政策組,變為政策創新及統籌辦事處,敲鑼打鼓要吸納年輕人。這些政治「花瓶」到底發揮了甚麼作用,沒有人知道,大家只知這些都是「自己友」,高薪厚祿。事實上,政治酬庸的歪風在曾蔭權任內帶起,遺害至今,政治助理和副局長被批評為有正事不做,只知出席宴會玩「自拍」,足以說明一切。林鄭視曾爵士為「楷模」,在政治酬庸方面「青出於藍」,不出事才怪。

最大的問題還在於,港府要採納甚麼年輕人的意見?今日的年輕人幾乎都以反中亂港為己任,像黃之鋒又要求當局廢除參選「確認書」,為自己和港獨進入議會鋪路。倘若誰造反,招安誰,勢必埋下無窮後患。所謂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即使港府讓年輕人加入建制也不等於他們會融入建制,反而可能成為無間道,一旦他們成功滲透政府各部門,後果必然比今日的暴力衝擊更不堪設想。

本報早就指出,對待年輕人必須一手軟一手硬,一方面要發展多元產業,讓年輕人看見出路,另一方面對違法者必須追究到底,絕不縱容。可惜的是,港府既無力為年輕人提供向上流的機會,司法又姑息養奸,不止對佔中學生領袖高度讚揚,包括黎智英在內的三十九名主要搞手更一直逍遙法外。既然違法風險如此之低,甚至能被吹捧為英雄,年輕人紛紛走上歧途,何足為奇。

唐太宗問魏徵:「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答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港府陷入管治失控局面,歸根究柢就是「偏信則暗」,而且敵我不分,現在才來補救,是不是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