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佔領運動持續了二十多天,要說佔中,佔的都是其他地方,根本從來沒佔領過中環;要說演練如何被警察抬走,警察也基本沒動手抬人,不單出乎佔中三子預料,也出乎民間意料。
運動發展下來,動員狀況一如台灣近幾年的街頭運動,主要靠網絡動員。學運組織結合網上群組、社運人士,甚至個別人士自發響應,特點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動員大量群眾,警力如果一時間控制不了狀況,抗爭力量可能快速集結,形成對峙局面。
行動上則更讓人憂慮。抗爭者都帶備針對性的防禦裝備,應付胡椒噴霧、催淚彈的是雨傘、眼罩、保鮮紙;後來警察出動防暴用的警棍,抗爭者又配備頭盔、自製膠樽護臂。雖說抗爭者大都保持克制,但行動起來經常進逼警察防線,客觀形勢便會誘使警察使用武力。說他們是抗爭,其實也隨時是討打,聽候被逮捕。
馬路上不好睡,面對警察也會捱胡椒、捱棒子,然而,不少佔領者已經一佔二十餘天,甚至乎最後也未必避得過法律責任,行為迹近自虐。佔領運動跟國外其他的抗爭行為不同,不是破壞,而是用自己的身體癱瘓社會設施、社會秩序。政府要恢復公共秩序,彷彿便要對佔領者施虐,此等抗爭形式,給政府帶來更大壓力。
不少年輕人願意以身佔領,以身受虐,也知一旦走上街頭,未必能齊齊整整回家。不滿政改是佔領行動的導火線,民主訴求不過讓情緒爆發出來,更深層的原因是對現實生活的不耐煩,對社會制度的不信任,對未來失去憧憬,也失去希望。表面看來,佔領行動不知何去何從,實際更是年輕人不知何去何從,從中更反映,回歸以後的特區政府也不知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