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遺禍手尾長 樓市辣招減不得

現屆政府上場後推出多輪壓抑樓市措施,尤其是俗稱「雙辣招」的買家印花稅及雙倍印花稅推出一年多,對冷卻熾熱的樓市初顯成效。然而,鑑於美國退市無期持續低息,人民幣又不斷升值,最近多個新盤提供一點點優惠,即出現長長的排隊人龍,顯示樓市有機會再度熾熱,在這種情況下,辣招不僅不能減不能撤,有需要的時候甚至還要適當加辣。

港府與立法會就雙辣招立法已進行多回合角力,有議員以雙辣招「一刀切」傷及無辜為由,要求減辣甚至撤招,例如為港人公司、慈善團體提供豁免,遭到港府拒絕。事實上,一旦設立豁免條款,勢必成為漏洞,前者只要透過財務及股權安排,即可以在幕後操縱港人公司炒賣樓宇;而慈善團體註冊一向寬鬆,亦難免有人掛羊頭賣狗肉,變成炒家天堂。如此一來,雙辣招形同虛設,隨時前功盡棄。實際上,儘管雙辣招未必可以畢其功於一役,起碼令樓市冷卻,起碼阻止樓價繼續飆升。

很明顯,要求減辣者不是代表大財團利益,就是為反對而反對。對於港府而言,每一次讓步都會令反對者得寸進尺,都會打擊管治威信,所以目前已退無可退。更重要的是,有關措施得到主流民意支持,令港府可以擇善固執。多個民調都顯示,超過六成或七成以上受訪者支持辣招,甚至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加辣。事實上,不少市民對當年樓市泡沫爆破造成遍地負資產仍心有餘悸,不希望類似悲劇重演。

高樓價不僅造成置業困難,亦打擊香港競爭力。香港近年在國際競爭力排行榜每況愈下,根源在於高地價、高樓價及高租金,不少企業忍受不了「三高」而遠走高飛。所以,無論是從解決房屋問題考慮,還是從維護工商業根本利益、維護香港整體利益出發,港府都不能朝令夕改。

當然,樓市辣招只能壓抑置業需求,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增加樓宇供應才是根本之道。問題是,建樓需要時間,尤其港府在找地方面遭遇重重阻力,維持辣招為拓土建屋爭取時間,乃是迫不得已。說到底,房屋問題是前朝留下的爛攤子,前特首曾蔭權爵士任內既拒絕增加土地供應,又遲遲不願復建居屋,不止胡混度日那麼簡單,而是施政偏向大財團。正如有人質疑,貪曾任內縱容樓市狂升,是與大財團「打龍通」,是名副其實的官商勾結。設想如果代表財團利益的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上台做特首,勢必維持貪曾的政策,樓市只會升得更瘋狂,民怨只會更大。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對曾蔭權政府說過,房屋問題本是民生及經濟問題,處理不好就會成為政治問題。前朝政府對中央官員的警告無動於衷,對無殼蝸牛的痛苦置若罔聞,導致房屋問題積重難返,引發無數管治亂象。事實證明,當初將曾蔭權捧上特首之位的人,根本是有眼無珠,遺禍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