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由反應冷淡 強積金窮途末路

被港府寄予厚望的強積金半自由行,實施一年來反應冷淡,管理費未見明顯下調,反呈不減反升之勢,而申請轉移宗數更是少得可憐。半自由行不受歡迎,預示將來即使落實全自由行恐怕亦無濟於事,港府與其在強積金方面修修補補,不如認真研究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才是治本之道。

強積金半自由行去年十一月實施,昨日積金局派發首年成績單,堪稱慘不忍睹。只有三成、一百三十八隻基金的管理費下調,減幅最大為百分之四十四,與民意訴求相差甚遠。另一方面,截至今年九月,半自由行接獲八萬多份申請,僅佔二百五十萬打工仔的百分之三左右,簡直形同虛設。面對如此劣績,當局不是自我檢討,而是以「不應以轉移申請宗數來評估半自由行的成效」來自我安慰。

「求學不是求分數」大家聽得多,積金局也以類似的話語來掩飾半自由行的失敗,正是欲蓋彌彰。實際上,積金局的數據有粉飾櫥窗之嫌。工會調查發現,半自由行實施以來管理費加多減少,減幅最高的五隻基金,收費減少百分之二十四至百分之三十,反觀加幅最高的五隻基金,收費增加一點六倍至二點九倍,證明當局以半自由行增加市場競爭、降低收費的如意算盤打不響。正如調查機構指出,強積金市場已被壟斷,四間龍頭公司佔有近八成業務,不管打工仔如何選擇,都只能任人宰割。

鑑於半自由行成效不彰,積金局又將希望寄託在全自由行上,揚言一五年將有關建議提交政府。此外,積金局還計劃設立核心基金,為百分之二十未能自選基金的打工仔統一投資,統一收費。民間機構則敦促港府設立機制,將強積金行政收費限於百分之一以下,又要求積金局成為公眾受託人,為公眾提供更多選擇。其實,新加坡便推行中央公積金制度,每年為打工仔提供穩定的回報,不足部分由公帑補貼。問題是,港府始終將安老的責任推給打工仔,有可能改弦更張嗎?

強積金推行十多年,因回報低、收費高備受詬病,儘管當局近年推出不少修補措施,惟都是小打小鬧,改變不了強積金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弊病,打工仔指望強積金養老,有如在沙漠上建房子一樣不可靠。事實證明,包括強積金、個人儲蓄、綜援制度在內的現有三根安老支柱全部是搖搖欲墜,惟有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才是標本兼治之道。港府不缺資源,缺的是良心,缺的是承擔,堂堂國際大都會,仍有大量長者靠執紙皮過活,這根本是港府的恥辱,港人的悲哀。

走錯了路不可怕,可怕的是鑽進死胡同仍不知回頭。安老問題是港人最大的隱憂,前朝曾蔭權政府以未有社會共識為由推卸責任,一直不肯研究全民退保,衍生今日無窮亂象,現屆政府難道還要繼續坐視不理,蹉跎歲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