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共政壇官場高層而言,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固然極為重要,是所謂「頭等大事」,但從今年五月展開的本年度中央巡視組「代天子巡方」,加大反貪反腐力度,巡視各地方、各單位存在的「四大問題」動了真格,其手起刀落帶來的震撼性和震懾性,恐怕更重要和驚悸。大家都是政壇老將、官場油條,對於今次來勢洶洶、部署周密、絕不虎頭蛇尾,而且一竿子捅到底、發現問題揪住不放、非要弄個水落石出的中央巡視工作,恐怕都知道層峰用意何在,這一關不好過也。
本年度第一輪巡視完畢兩個月,中央就拿下了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中共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廖少華。中紀委、監察部公布,廖少華的問題是在今次巡視中發現線索的,根據這些線索,中紀委展開調查核實確認,掌握了更多的確鑿證據。目前第一輪巡視涉及的各個地方和中央部委、企業單位發現的線索已全部展開核實調查,不知要過多久、有多少人會像廖少華一般被拿下也。
目前中央第二輪巡視已經展開,十個巡視組分赴山西、吉林、安徽、湖南、廣東、雲南、新華社、國土資源部、商務部、三峽集團。中紀委書記、政治局常委、中央巡視工作總教頭王岐山對第二輪巡視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要確保「巡視工作不斷深入,提高針對性、實效性」,而且更要加強對各地方各單位一把手的監督。
為強化巡視工作,第二輪十大巡視組換了五名組長。王岐山曾說,中央巡視組組長不再固定,不是「鐵帽子王」,而是「一次一授權」,是「項目組長」。更大的變化是,過往中央巡視組組長都是退下來的正省部級官員,今次更換的新組長有在職現任官員,如進駐國土資源部的中央第三巡視組組長是上海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楊曉渡;還有河南政協主席葉冬松、中紀委委員及審計署副審計長侯凱分別擔任第六、第九組組長,進駐山西和三峽集團。
在職現任高官擔任中央巡視組組長,將大大加強巡視力度,這份工作對他們而言不像那些夠鐘退下的官員是在「發揮餘熱」,而是和他們的仕途、今後發展大有關係,他們知道這是中央對他們的考察,他們也一定要盡全力做好巡視工作。
中共中央考慮並派部級幹部到地方和部門巡視,加強自上而下的監督,始於第三代執政的一九九六年。「考慮」了六年,二○○二年十一月,中共召開十六大,才在政治報告中明確表示要「改革和完善黨的紀律檢查,建立和完善巡視制度」。過了一年,中紀委、中組部巡視組正式成立,初設五個組。又過了四年,二○○七年,中紀委、中組部共設立了十一個組。之後過了兩年,二○○九年,正式更名為中央巡視組。現在中央設立了十二個巡視組,其中六個地方組、四個央企金融組、兩個中央國家機關組。
過去十年,據稱和中央巡視工作有關被揪出的大貪官有陳良宇、侯伍杰、李寶金、杜世成、黃瑤、宋勇等人,其中陳良宇便是「大老虎」,官拜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不過,也有消息說,陳良宇的問題不是中巡組「巡」出來的,而是早就有人揭發檢舉,中巡組只是「揀洋撈」。然而,不管如何,今次第五代大張旗鼓的巡視,各界還是十分關注的,巡視組能夠揪出「大老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