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學術不當

從國民教育小冊子到《香港藍皮書》,出問題的關鍵是學術的容忍度:我們可以容忍多少與自己觀點不同的意見?不同意見的提出在學術刊物上刊登應按照學術的標準,而不是以言論自由的藉口來掩飾學術水平的不足。這方面不同的學科都有國際性的標準和審稿程序作依歸。

浸大的報告指摘當事人學術不當,指的是在《香港藍皮書》中編寫內容的個別部分有不當行為,違反公認的學術標準與程序,不涉及報告書的觀點正確與否。我們對當事人及這一期《香港藍皮書》的批評亦應集中在這方面,避免現時香港學術界個別人士的泛政治傾向,別人不認同他們主觀的民主概念,對香港政治走向便施以政治打擊。因此,應以事論事,不能隨便質疑當事人的個人學術水平和地位,乃至所屬研究所的工作與性質。浸大一如其他大學,在研究所的設置與監督都有行之有效的體制,個人行為與組織不可混為一談。

學術最大的錯誤是抄襲剽竊別人的學術成果,無論師生,犯此錯誤,在傳統的大學體制下應逐出大學,可惜近年卻執行不力,令人惋惜。《香港藍皮書》今次出現的問題,屬學術不當,性質的嚴重不及抄襲所涉及的學術誠信。故此,浸大的處理亦屬恰當。

當今,大學已不是困於象牙塔,而是要與社會結合,推動地方發展。這對大學是一個挑戰,也是機會(《香港藍皮書》的廣告把我也放進「其他作者」之列。很可惜,我從來都沒有參與這期藍皮書內容的撰寫與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