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檢討聯匯機不可失

維持港元與美元掛鈎的聯繫匯率制度,美元貶值,港元亦相隨貶值,弱美元造就弱港元,削弱香港小市民的購買力,毋庸爭議。相反,當人民幣匯價不斷上升,無可避免對聯匯帶來衝擊,道理不難明白。

自從二○○五年七月人民幣匯率開放之後,港元兌人民幣已實質貶值逾兩成,直接導致內地資金流進本港樓市,令樓價飆升,業界估計樓市約有兩成買家屬於內地人士,政府欲以「港人港地」政策加以應對,方向正確,但效用成疑,有待印證。

隨着強人民幣弱美元之勢不改,要求放棄或改變聯匯的呼聲逐步壯大,尤其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穩步向前,更受到歐盟與美國的持續施壓,速度有可能加快,聯匯是否過時,必須全面檢討,在特區政府內外,甚至中央所屬的財經官員,亦有所認同。

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於六月發表論文,一改聯匯大好友的姿態,認為實施近三十年的聯匯,現在是時候全面檢討,文中更提出改革聯匯的各種可行性方向,其中港元與人民幣或一籃子貨幣掛鈎的方法,被多數財經界人士較為認同。

任志剛最了解聯繫匯率的操作,如今更貴為中央金融改革的顧問,其文章絕非心血來潮之作,應該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中央的看法,為檢討聯匯傳遞重要訊息。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預算案中,有必要對聯繫匯率的未來道路作出說明;同時,更應成立專家小組展開研究,不可錯失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