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伸手當雙贏 此地無銀三百両

有個老掉牙的笑話,有人將銀子埋藏地下,怕被人發現,故寫上「此地無銀三百両」。鄰人盜走銀子,也留字「隔壁王二不曾偷」。結果捕快自然是手到擒來,埋銀子的人欲蓋彌彰,偷銀子的人弄巧反拙。

笑話歸笑話,現實中類似王二者不乏其人。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時帶來六大項共三十六招挺港措施,曾蔭權煞有介事地否認港府向中央「伸手」,亦否認有關措施令香港「變得依附於內地」。他死撐中央政府的一系列挺港措施都是雙方「良性互動的成果」,除了支持香港,亦能推動國家發展,是「雙贏」云云。

事實上,輿論主要聚焦於有關措施的內容與效果,理性討論哪些行業受惠等等,曾蔭權煞有介事地否認「伸手」,恰恰是「此地無銀三百両」的寫照。如果說,回歸十四年來港府也取得一點點成績,那就是伸手成功,不斷向中央爭取優惠政策,要這要那,永不落空。可惜這不僅引起愈來愈多內地人反感,港人也感到難為情。港府是否慣於伸手,大家有目共睹,曾蔭權愈是否認,愈是證明心中有鬼。

李克強在宣布挺港措施時,曾強調這些「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國家的需要」,曾蔭權如獲至寶,認為這句話可以將「認為香港只能靠內地送禮的負面想法一掃而空」。其實,李克強這樣講,完全是為了顧及香港市民的感受,免得港人有「被施捨」的難堪罷了,這是典型的客套話,稍有自尊心的人都聽得出,曾蔭權到底是真聽不懂呢,還是詐傻扮懵?

事實上,李克強此行除了送禮,更重要的是訓誡港府不要抱有得過且過等收工的心態。他當面要求曾蔭權「切實有所作為」、「切實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積極幫助市民特別是基層市民排憂解難」、「努力化解或減少消極因素,千方百計維護香港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等,堪稱「句句有骨」,以逆向思維來解讀,反映中央對港府施政全方位不滿。港府對這番話隻字不提,單單選擇性引用部分好聽的客套話,再次證明他們冥頑不靈,將國家領導人的訓誡當作耳邊風。

高官自欺欺人,報喜不報憂,不能不令人擔心夕陽政府如何處理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機。目前,美國經濟數據欠佳,雙底衰退風險增加,又剛剛被降低信貸評級,而歐洲債務危機持續惡化,不知伊於胡底,國際金融機構紛紛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進一步削弱人們對未來經濟的信心。人心虛怯之下,港股連日震盪不斷向下尋底,港府始終束手無策,一味出口術,不是重彈「關注」舊調,就是大派定心丸,呼籲市民小心衡量市況,毋須過分恐慌,可謂廢話連篇,說了等於沒說。

面對如此險惡的外圍環境,港府仍然一副漫不經心、坐等運到的姿態,說穿了,不就是認為中央政府這個「堅實的後盾」可以再次打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