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需以非常之策,就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被指對解決大規模下崗失業問題起到關鍵作用的「地攤經濟」,近期再在內地掀起熱潮。中美貿易戰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夾擊,導致內地失業潮再現,尤其對社會低下階層的影響最甚,民眾紛紛擺地攤自救,卻也因此被冠以「窮人經濟」,不受「高大上」階層待見。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近日接連為地攤經濟潑冷水,呼籲各地不要一哄而起,盲目跟風,需考慮城市定位、精細治理云云。深圳表示要以「繡花工夫」一針一線繡出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城市有序治理繡出美麗華服;北京市直言地攤經濟不適合自己,因為北京是首都,代表了國家形象,擺地攤不利於營造和諧宜居環境,不利於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乃至內地央視亦稱此舉影響市容,會蠶食來之不易的治理成果,還需靠復工復產、復商復市解決問題。
然而,地攤經濟是得到中南海積極站台的,尤其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月初赴山東考察時強調,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此前李克強還提到某個「西部城市」通過地攤經濟成功令當地就業人口增加十萬以上,可見的確有效。中央文明辦亦表示,今年的全國文明城市評比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考核內容。各項舉措無疑在為地攤經濟鳴鑼開道,亦都貼合中央提出的保就業、保民生等「六保」精神,如今這些一線城市群起抵制,難免令人意外。
誠然,北京是首都城市,深圳是經濟特區,屬於「高大上」,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與管理,但每個城市也都是由個體的人組成,也分貧富與階級,再發達的地方亦有窮人存在,而且窮人的生存方式、解困渠道通常亦更趨於「低端」。中央近期為了打救經濟民生,不乏大手筆宏觀財政援助措施推出,但是當中有多少能真正落到基層民眾手上?又能否即時令他們擺脫困境?顯然不能,那就只能讓他們以「窮人經濟」方式解燃眉之急,所謂的城市形象暫時虧損一點,美麗華服少穿一點,應該問題不大,否則連民眾死活都顧不上,還談甚麼城市形象?
正如有研究指出,中國目前有六億人口的月入在一千零九十元以下,當中更有四億多人月入低於八百元,兩億多人低於五百元,五百多萬人無收入。他們亦是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一群,衞生安全、就業保障都很脆弱,地攤經濟短期內或會帶來某些城市管理失序問題,卻是「低端人口」渡過難關的重要保障,政府更需為他們提供活路,別總是以驅趕、圍剿手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