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向十八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派發一萬元計劃昨日公布細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開承諾,市民在本月廿一日父親節當日經銀行網站或電子銀行登記,直接於個人戶口收款,最快七月八日收到一萬元。社會過去一年備受修例風波及新冠肺炎威脅,經濟下滑,各行各業業務萎縮,失業問題日深,今次全民派發一萬元,市民寄望能夠減輕一點生活壓力,所以絕不能發生任何差錯或延誤,必須杜絕過去同類派錢的拖拉及混亂,務求準時送現金到市民的口袋。
過去派錢苦痛經驗苦了市民,但足夠讓主事官員借鑑,再不能失信於民。今次派錢要達到良好效果,必須體現「三個保證」。第一個是需要言出必行,確保派發款項在政府公布的時間表內,送到市民手上,延誤將不接受任何道歉或推搪藉口,亦必須確保市民在申請登記時的高度防疫工作。
第二個是這個派錢計劃涉及市民的私隱,要確保每一個步驟的個人戶口資料不被外洩實不容有失,不容許在私隱外洩後,託詞是資訊黑洞或展開調查的後續補救,因推行計劃前,必然已充分測試系統完善,任何亂子也不能發生。
第三個是保證防疫抗疫基金每一項批撥援助也能到位,兩輪基金加上財政預算案紓緩措施,推出後都有不少行業或自僱者未能受惠,官員們應該聆聽社會意見,補充援助計劃的不足,保證各階層都獲得支援,這做法並不是挑剔,而是需要盡最大努力讓全民受惠。
作為負責任的政府,疫難援助基金批撥需既準且快,以濟市民燃眉之急,但管理和運用公帑則必須戒除操諸過急,更不能漠視實際,隨意將巨額公帑投到空中樓閣的大白象工程。
防疫抗疫基金及財算案紓解民困措施,約共二千八百多億元,令本年度財政有二千多億元赤字,在政府財政累積儲備的一萬一千三百多億元扣除,儲備餘額只有八千多億元,往後應如何,當然要審慎理財不亂花,決定大型工程前要三思而後行,摒棄高理想不實際去保障公帑用得其所。
本港土地缺乏由來已久,但官員們從沒有認真解決,今屆政府拋出明日大嶼藍圖,填海建人工島取地建屋及鐵路交通配套,首階段估計工程開支六千二百多億元,由政府斥資,財政儲備隨時只餘下二千億元,再加上多條鐵路工程如沙中線及屯門南延線工程超支而需額外填數,正在使用的大型基建設施又需要補漏維修,財政壓力與日俱增。
明日大嶼天價工程是否不可替代?答案是政府沒有再三思及決心。獲取土地最少有三個方法,分別是短期租約用地、棕地回收及大嶼山東涌開發區。短期租約、大埔工業邨閒置地及棕地回收,需要多個部門協作安置、賠償或遷移,收地緩慢及面積小,主因負責官員怕麻煩,也不願加強部門間統籌協作,收地效果不彰,最終要索性巨資填海闢地,拖累財政負擔。
試問特區政府為何不採取勵精圖治、打破部門畫地為牢的山頭主義,為市民所急所想,切實地針對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切忌以投放龐大資源去掩飾官員的無為和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