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殺華為教訓深 擺脫困境需自強

自中國成功躋身「全球老二」,也就愈發跌入「中美必有一戰」的所謂修昔底德陷阱,不管接不接受這個宿命,中美全方位角力早已避無可避。尤其中國在高尖端科技發展方面多有不足,隨時會淪為自己的「死穴」,遭對手輕鬆擊中,痛不欲生之餘更需徹底反思教訓,及以自強不息、自主創新精神迎難而上,逐步擺脫困境。

美國政府早前決定追加制裁中國科技巨企華為,繼續禁止全球供應商向其提供晶片,英國政府於年初無視美國反對,批准華為可有限度參與英國5G網絡建設,惟近日有消息指,英揆約翰遜已轉軚要求在二○二三年之前全面將華為排除出局,理由仍是「國家網絡安全風險」這種老掉牙的藉口。當然,這也是美國竭力打壓中國高科技產業的一貫手法,英揆或將不得不再度屈從於白宮老大的壓力。

內企投機取巧成風

正如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所說,華為已在英國經營十多年,並對當地電訊業、網絡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況且英國想在幾年後實現5G全覆蓋的目標,亦只有華為能做到,互利共贏豈不更好?至於英國民眾長久以來亦認可了華為的存在,使用過程中並未發現任何「後門」,華為不曾對英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事實上,包括美國在內,至今亦未能拿出任何真憑實據來支持對華為的相關指控,卻已成功令不少歐洲國家選邊站隊,共同加入對華為乃至中國的圍堵。

因此華為只能寄望於南韓的三星電子和SK海力不要「斷供」,雖然華為是它們的大客戶,晶片的年採購額高達八十億美元,但想要對方完全頂住來自美國的壓力,也不太現實。此外有晶片代工龍頭之稱的台積電目前雖仍向華為供貨,卻也面臨壓力,停接訂單或許只是時間問題。如果華為最終續遭全面封殺,恐怕只能求助於國內市場,問題是,國內目前並無這樣的承接能力,譬如中芯國際雖得到政府大力扶持,惟因起步較晚,與台積電的技術差距至少在兩代以上,其他國內同行更是乏善可陳,晶片短板並非說補就能立即補上。

中國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動輒遭卡喉式制裁,教訓實在不少,中興通訊、福建晉華的遭遇都很深刻,也很慘痛,「缺芯少魂」、「缺芯少屏」的現實一再令人沮喪,但這種局面又是如何造成?當初是誰不思進取,幻想可以躺着賺錢?又有多少企業美其名曰「站在巨人肩膀上做創新」,其實只是用砂紙磨掉別人的圖標,大玩「換殼」遊戲?大把的科研經費不知用於何處,腳踏實地搞科研的精神不再,投機取巧、弄虛作假倒很厲害。這種局面如果一日不改變,只能任由對手隨時隨地繼續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