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思入風雲:裂縫愈來愈大

在「十一」酒會中,遇上嶺南大學的何濼生教授,隨便閒聊,就聊到香港樓市。

目前樓市的問題,是土地供應太少,這幾乎已是共識,解決辦法,惟有增加賣地一途。不過,賣甚麼地、是否應指定興建一些五百呎左右的細單位,何教授對此並不贊同。

沒有自己房產的市民,如果要購置物業,除非突發橫財,否則必然是由細單位買起。因此,要協助市民置業,多建造小單位,似乎是對症下藥,合情合理。

經濟離不開供求,政府一是不賣地,一賣地又規定只起細小單位,那細小單位的價格當然趨向平穩,升幅有限,甚至稍作調整,對新置業者是一個利好的機會,卻為整個房地產市場創出一條鴻溝。

至於現時已經上車、居住於四百到六百呎單位的市民,則面對樓價愈來愈高的較大面積單位,但自己現住的單位又升不起來,要多購置另外二、三百呎樓房面積,所費實在不菲,加上平均呎價又出現差別,那麼現時小型單位的業主就被左右夾擊,無法翻身。

香港的經濟成長,個人事業也有進境,香港市民很自然希望改善居住環境,這種情況在七、八十年代一樣出現過。以前是細單位的平均呎價高於大單位,但後來則形勢逆轉,因為全香港都富了起來,都追求多一個廳、多一個房。所以,經濟成長之後,較大面積的單位需求會增大,但現時中型單位全部包裝為豪宅,只是向內地不明來歷的豪客供應,香港打工搵食的中產又焉能鬥贏內地豪客?面積愈大,呎價愈高,政府主要供應細面積單位,道道鴻溝,市民欲改善居住環境而無從了!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