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一國多制

所謂「一國兩制」,其實不只是局限於兩種制度。中英談判時,中方提出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主要是為保障香港的繁榮穩定,因此重點才放在經濟上的制度,強調香港是沿用資本主義制度,有別於中國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

但制度,一般而言,並不局限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這兩大陣營,就算在西方的資本主義世界,也有不同的政治制度,而制度可以用來表示更仔細的建構組織,例如行政主導,一院制和兩院制等。

不過,當一國兩制在被一般性引用,而香港又是一國兩制第一個落實地區,同時也是最重要、最顯眼的地區,那就讓陳水扁之流有可乘之機,藉機魚目混珠,混淆視聽,把一國兩制說成台灣學香港,香港的行政長官也不是由一人一票選出,台灣不可能以此為樣板!

如果一國兩制的「制」被廣泛使用為一般性的制度,而不是用以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對比,那一國兩制的含義就應該是一國多制。中國內地、台灣、香港、澳門各有自己的制度。但一國兩制有其歷史意義,不好左改右改。

既然不好改的話,那就必須好好解釋。在資本主義這一制之下,政治制度是有其多樣性,港澳地區具有殖民地背景,沒有自治的歷史,這點完全跟台灣不同。另外,台灣有自己的軍隊,香港回歸前是由英國駐軍,所以在駐軍方面,港台兩地也是有完全不同的情況。

所以北京對台的口徑,雖然沒有改動一國兩制這名詞,但在表述上特別強調一國,經常都說在一國之下,甚麼都可以討論。一國成了大前提之後,兩制還是多制,就可更有彈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