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情:孫中山連結兩岸

在歷史愈來愈清晰的脈絡下,讓我們知道孫中山未必是完人,但在台灣民眾心中,孫中山創建了中華民國,他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的理想在台灣落實並發揚光大,造就了民有、民治、民享,這點是不容置疑的。

明年兩岸要共同慶祝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台灣稱為慶祝建國百周年,大陸稱為辛亥革命百年紀念,而孫中山先生在此時成為聯絡兩岸的精神所在。

台灣計劃籌拍孫中山紀錄片,未拍先轟動,在無謂的是否將孫中山神格化的爭議中,描述孫中山的一生或有許多不符事實的色彩,但重要的是,孫中山的理想學說是中華民國的圭臬,對於他的政治理念不容否認,更甚者稱其「虛構的五權憲法讓中華民國至今困惑」,實是孫中山不可承受之重。既論述孫中山,則理性與感性應釐清,免落入意識形態之爭。

台灣民眾心中,孫中山創建了中華民國,對北京當局而言,孫中山是個革命的先行者,同時他是中國國民黨的總理,台灣於明年慶祝建國百周年,北京當局亦籌拍《辛亥革命》,顯示北京找到了兩岸的最大公約數——孫中山,中共不但願意面對歷史,也應時願意面對兩岸的現實。

兩岸現分歧乃是制度,若兩岸能共同奉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及「天下為公」的思想,兩岸就有了共同的語言,也不將再有制度之爭。

在台灣而言,姑不論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地位,但今日已然實踐民主自由的中華民國,是台灣生存發展重要的支柱,兩岸在明年一整年的慶祝活動中必意義非凡。重要的是,在這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中,能以孫中山作為共同願景的主要聯結,豈不是「化異求同」的實踐。